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ocx / 文档详情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4万字
约26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ocx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第一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项目信息对应的项目名称:学科:项目类别:项目负责人:项目依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心理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成果信息成果名称:作者(含主要成员):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刘晓明,王丽荣,王文增,秦红芳,孙文影,李冬梅最终成果摘要报告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第一章职业倦怠问题的理论探索第一节职业倦怠的定义第二节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第三节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第四节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第二章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索第一节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第二节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第三节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价第四节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第五节职业倦怠的成因第六节职业倦怠的后果第三章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第一节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第二节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第四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访谈研究第四章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研究第一节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第二节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第三节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第四节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第五节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第六节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第五章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第一节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第二节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第三节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第四节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第六章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的研究第一节心理层面:心理调控策略第二节社会层面:社会支持策略第三节学校层面:校长管理策略第四节教育层面:教师培训策略参考文献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课题。自从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概念以来,该课题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具体在心理层面上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形成机制、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间的内在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体现出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并以教师的心理成长为重点注重对职业倦怠的预防,表现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创新性。3.研究方法:本研究着重探索三方面的内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分别为:(1)通过测验法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与分布特点,客观反映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状况与影响其形成的因素。(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压力源、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等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运用典型相关、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3)通过现场实验法研究压力应对训练等对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4)通过相关研究的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对教师的生活满意度、辞职意向及心理健康的影响。4.研究价值与社会影响: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探索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深化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对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研究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缓解对策,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为教师是一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将降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会导致教师群体士气低落、人员流失。第二篇: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因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大等主客观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释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心理反应。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所产生的消极心境和态度,不仅损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品质和发展。一、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一是情绪倦怠。时常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遇事易躁易累,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在认知方面缺乏热情与活力等。二是工作冷漠。对教育工作热情消失,工作动力不足,对学生缺少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不愿意与学生接触,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等。三是成就感低。教师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多大的价值,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和积极的影响,感受不到职业的荣誉感。二、中职教师职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