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课题申报 第一篇:教师课题申报附件三:江夏区(乌龙泉矿)学校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申请·评审书江夏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8月制2014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第二篇:课题申报金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申报、评审表课题名称民工子弟学校语文课堂作业优化策略实践研究——以金华民工子弟学校为例课题负责人刘友花职务(职称)校长、小教高级完成时间2011年12月成果形式结题报告单位金华市经济开发区第二民工子第学校邮编地址321000金华市山嘴头山宁路318号联系电话13857999955(此表可复制。填表后一式三份报送市教科规划办)民工子弟学校语文课堂作业优化策略实践研究方案一、课题现实背景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外来民工的人数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关于民工子弟学习状况问题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招收了许多外来民工子弟,就我们班来说,班级总人数68人,其中64人为民工子弟,将近总数的94%。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在这些民工子弟中,约有23%左右存在作业不完成现象。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恶、抵触心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完全有责任了解并帮助他们克服这一现状,整个社会也应该重视民工子弟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民工子女厌学现象也颇有存在。应该说,形成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学习的不感兴趣;对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不感兴趣;家里等因素。但大多数是因为在学龄早期遇到不愉快的体验引起。产生厌学心理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习成绩不理想----丧失学习的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更加糟糕----不愿学习----厌恶学习。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习成绩差导致厌学心理,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在国外,作业问题研究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们就曾对作业的方法与策略作过专门的论述。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1960年,美国国家教育法规委员会曾把家庭作业列为当时十大争议问题之一。这些都说明了各国对学生作业问题的关注,它们也曾就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过争鸣与研究。在我国,针对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曾三令五申,明确各年级段的家庭局书面作业量(一、二年级不能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三科作业总量不能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三科作业总量不能超过45分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民工子弟学校要实施这样的标准时有点困难的。经调查,对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生,不留书面作业对于那些听话的乖的孩子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是行不通的,学生不感兴趣,家长也不会配合,即使愿意,但是因为文化程度的落后、对学校的这样做法也是不予支持的。据调查显示,民工子女的家长有90%支持书面作业多为主,而且要多布置。所以对于民工子第学校老师来说,解决学生作业是一大重点工作。可喜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是全方位的,很多老师都已意识到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课堂的延伸——作业布置的设计中,许多一线教师已经对作业布置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刘春生校长在1998年开始研究的“互动作业”尝试就很具代表性。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此,不敢说希望藉几人之力解决这个困扰无数民工子弟老师的问题,但我们愿意成为当中的探索者,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切实提高我们学校的学校教学质量。三、课题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一)课题研究内容1、改变作业要求。作业要针对学生能力、兴趣的差异,分层布置,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2、优化作业内容。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3、改善作业形式。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二)预期目标民工子弟学生基本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生活;1.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合民工子女作业形式的模式;2.初步解决民工子弟学生厌学情绪,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3.民工子弟学生能自觉掌握一定的学习作业方法;四、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课论述初期成果或“研究操作措施”。我校将于2010年开始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外出考察学习,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选择我校低段一、二、三年级各抽取一个班进行使用,经使用,与同年级的相关班级对比,各科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作业情况满意度较高。五、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9-2011.1)人员:全体课程组成员1.

是来****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