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祖国颂歌》5篇 第一篇:教案《祖国颂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音乐孟玉卿教学内容:1、唱歌《歌唱祖国》2、欣赏《神圣的战争》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3、通过学唱音准,是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教学重点:1、唱音准的方法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二、教授新课(一)歌曲《歌唱祖国》1、学习唱音准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1)、以词带谱法。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教学用具:录音机、电子琴、磁带通过小节5432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2)、利用电子琴,手风琴,口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阶的梯子。176543来帮助练习。2、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3、作者简介: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4.简介作品:《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5、学唱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6、视唱旋律:1.视唱B段旋律:(1)、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7、完整演唱歌曲8、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二)欣赏《神圣的战争》1、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思考:音乐情绪以及作品风格是怎样的?生回答:作品情绪是悲壮、振奋的;采用三拍子的节奏,却具有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2、作品背景分析。四、小结: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2014年9月16日第二篇:祖国颂歌教案《祖国颂歌》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歌唱祖国》。【教学目标】对所学唱歌曲产生兴趣,能够从这首爱国歌曲中感受、体验个人与祖国深厚的感情,并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参与到祖国建设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有感情演唱的目的。【教学难点】主要掌握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的特点。【教学准备】钢琴、CD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前,放《歌唱祖国》的录音,让学生随音乐的节奏音乐走入教室,坐好后,关闭录音机,教师弹琴。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刚才进入教室的时候,听到的这段音乐,以前听过吗?学生:听过(没听过、唱过、有点熟悉等等)。教师:那么你们是在哪里?什么场合下听到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对,这首歌曲在国庆

白凡****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