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漫话有感(精选) 第一篇:教育漫话有感(精选)《教育漫话》有感经过肖老师的推荐,我从图书馆借回来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一书。这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封面已经残损,页面也已经泛黄。这本书不厚,才两百多页,语言通俗易懂。而且,书上重要的和有道理的语句,编辑者都用符号标出来了,很容易把握重点。《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洛克曾先后担任过沙夫茨别利伯爵和爱德华·葛拉克的家庭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为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绅士,洛克将这些信札加以整理,于1693年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一书。洛克是英国新兴自有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及其思想的表达者,所以他的这本书也充分表达了经过与贵族的妥协而分享了一部分政权的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要求。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如下一些教育思想:一、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二、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体育、德育、智育及锻炼法。从其对绅士教育目的的理解出发,洛克将绅士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并把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分别贯彻在三育之中。《教育漫话》一书,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最集中的表现,并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的作用问题上,洛克于《教育漫话》中坚决反对封建贵族为维护等级差别而鼓吹的遗传决定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对教育在培育人才,强盛国家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洛克没有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没有认识到教育要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具有教育万能论的理论倾向,这显然又是错误的。在教育的途径问题上,出于对当时英国学校中重视古代语文,轻视实际知识,重视形式,轻视内容,重视知识灌输,轻视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的古典人文主义的不满,洛克认为绅士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进行,而断然否定学校教育。洛克的这一思想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它的确反映了自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重视家庭教育而忽视学校教育的阶级偏见。当然,其中也包含有洛克重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正确思想。刚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洛克对于孩子身体健康教育方面的观点时,我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他提倡孩子的饮食应该极清淡,极简单,在两三岁前甚至禁止肉食;不要定时给孩子吃饭;西瓜、桃子、梅类以及英国各种葡萄,根本不能让孩子知道。这些观点,在我看来都过于绝对了。而且,在文中,洛克的阶级思想很突出,有点鄙视仆人。但是,通篇读完之后,之前的那些缺陷都被文中精辟而简单的道理所覆盖了。洛克这位哲学大师的语言通俗易懂,观察问题的角度新颖,分析也很透彻。在讨论教育现象时,洛克从生活入手,从细节出发,把教育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覆盖孩子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很详尽的参照蓝本,读完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觉得读洛克的这本书还是很有收益的。尽管《教育漫话》成书年代比较早,又有其特殊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地点,有些观点也许并不适合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但是,全书中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这本书主要是围绕家庭教育述说道理的,但其中很多内容也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启示,为我们做一名合格老师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以下,我主要从小学教学上谈谈我从这本书中所获的收益。首先,教学必须注意启发儿童的求知欲望,要当心捉住孩子兴致上的有力时机,重视发展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明白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天性好玩,不喜欢被逼着做事,一旦读书成为一种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被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所以,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儿童的这些特点,要想方设法使儿童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光荣而又荣誉的事情,让儿童对读书饶有兴趣,产生轻快感和愉快感。同时,要学会把握最佳时机,要学会观察学会学生的学习兴致,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行教学。另外,老师在上课时也应该具有趣闻性,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将学习寓于兴趣之中,这样,儿童才会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从而“自己去要求学习。”其次,作为老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只要学生通过思考产生新想法得到鼓励欣赏,就会促使探索精神和行动的发展;反之,如果受到责难惩罚,则会丧失自信心而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善于提出一些既使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

秀美****甜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