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docx / 文档详情
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4.9万字
约266页
0
18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docx

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

第一篇: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心理学总结(名词解释)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5.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6.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7.测验法:通过标准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8.标准化测验法: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测量个体差异的方法。9.调查法: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10.谈话: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11.问卷: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做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12.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的方法。13.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3.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4.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5.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6.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7.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8.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9.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10.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11.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就叫超限抑制。1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分化抑制两种。13.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14.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称为分化抑制。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2.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3.顺应: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4.平衡: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第四章感觉与知觉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3.内受感觉: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4.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5.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6.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7.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8.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9.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10.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11.真动知觉: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12.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1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14.感受性: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称为~15.绝对感受性: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16.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17.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18.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育硕士-心理学总结五篇范文

文档大小:18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