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观摩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教育观摩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9.3千字
约17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观摩报告.docx

教育观摩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观摩报告

第一篇:教育观摩报告时间飞逝,一个星期的见习生活一转眼就结束了。以另一个身份重新走进潮州市华侨中学,心情激动,亲切熟悉而又不乏新鲜,这段日子看似短暂,给我的却是深远的影响。下面,将我这段时间的个人见习情况报告如下:当初作为一名学生,而今作为一名见习生,再次走进高中的教室,感觉截然不同。在讲课过程中,老师的思路非常清晰,一节课下来,仿佛无形中有一条线在牵引着,按着老师的思路,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把握这一节课的上课内容。除此以外,当提及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也会很及时的补充相关的或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点。这正是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另外,我发现,现在高中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也应运而生。课堂上,如果老师出错或者学生有好的想法,学生都会积极反应,跟老师同学们分享讨论。此时,老师已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与老师平等,互相学习交流。从而,课堂上的氛围自然而然的轻松,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当然更有效率。在课后,当我跟一些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有一位老师跟我说:以前那种老师每天板着脸,盯着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吸收理解。老师的角色可以说是一个摆渡者,将学生送到岸上,以后的路还得靠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引路者,一开始有人引路,之后就得靠自己摸索,寻找属于自己的方法。很多学生也提到,跟老师讨论很刺激,如果最后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时真的很有成就感。老师输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很欣慰,我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对老师最好的鼓励吧。第二篇:教育观摩报告2教育观摩报告8月20号我到母校进行教育观摩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听了母校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与地理教师一起学习,让我受益非浅。她们带来了新颖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理念,从老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也了解到要成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当教师”也是一门学问。听课,我了解到:一、导入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为什么每位授课老师精心地准备,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觉得是在导入这一环节有所不同。课程导入好的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好;一个好的导入还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如老师讲的《地球的运动》,她运用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二、教学理念要新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如林老师让学生思考不同地方的气候,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进而得出结论。在引导学生获取新知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发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不求统一答案,只求有所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还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三、教学资源选用合理。主要表现:一是插图及有关标注的使用;二是声音的有效使用。资源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如吴老师节选的地震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烘托了课堂的气氛,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选了一些图,学生通过看图就更易分清和记住了知识,形象地理解了地震。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一些社会知识,这就是教学资源选用合理的最好表现。四、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我以往的认知中,教师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所以采用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跟,步步为营,教师到达目的地,学生随之而到。听课,我体会到:一、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讲《气候变化》这一课题时,有的是从地中海气候导入,有的与我国的旱灾相联系。他们都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甚至能对不理解的问题,也敢于向老师提出疑问,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二、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倡导: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育观摩报告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