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第一篇:数学渗透德育教案《时分的认识》渗透德育二年级数学教案嘉安小学:何少红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2、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3、教育学生要从小学会珍惜时间,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教学重点:1、学生知道1时=60分。2、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教学难点: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教具:课件、教具钟表、学生自带小闹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你们还记得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时针、分针、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学会看懂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那老师考考你们好吗?复习:1看看小明的一天(课件演示,说出时间,并说出是怎么看的)2给出3个时间,让学生用手里的小闹钟拨一拨,看谁拨的又快又准:4时30分、8时、5:30(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拨一个时间,拨完出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实物投影),说说是怎么拨的,时针、分针的指向,为新课铺垫。)总结: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你们知道吗,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好要好学习关于时间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时分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新课1请同学观察课件中的代表(课件),观察后回答问题:(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2)每个大格分为()个小格。(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重点提问钟面上有60个小格是怎么得出来的。(1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有12个大格,也就是有12个5个小格,等于60个小格。)2感受1分钟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分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那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听1分钟音乐。1分钟能写几个生字(对学生进行教育,写的太快不一定写的好)课件演示1分钟还能做什么,让学生体会1分钟体会后学生说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同学们,1分钟能做很多事,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3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那么分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呢?(5分钟)从12走到3呢?从12走到6?从12走到9?从12走回12?分针走一圈,时针怎么动呢?(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板书)所以他们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板书=)学生读1时=60分,反之,60分=1时。4例1(课件)读时间,学习写时间的两种方法:1、用汉字“时、分”来表示。2、像电子表一样用中间有“:”的方法来表示。5例2(课件)出示非整时、半时的时间,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说说是怎么读出来的。教师总结看时间的方法: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到几就是几个5分。时间的写法。注意6:05的写法,两点后不够两位就补零。三巩固练习1练习1(课件)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书110页“练一练”连线(实物投影题目)提示学生先读出时间在连。说出每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写出来。画一画四总结上了这节课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我们都知道时间的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不要浪费人生中的一分一秒。第二篇: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数学课上期渗透德育学科教案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郑敏第几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教学设计(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1.教师演示“买票”课件。2.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3.师提问: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4.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5.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二)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探究新知1.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有几个人?”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三)巩

和裕****az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