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文断句(教学)[推荐] 第一篇:文言文断句(教学)[推荐]文言断句一、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二、对策做断句的三个步骤——先读后断再检查大致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或动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即,巧用语法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含有主语、谓语、宾语。【主语和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就文言文而言,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等词;谓语部分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是古文断句的主要依据。例如:(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2、看虚词,定句读。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夫(fú)、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另见)句中:以、于、为、而、则……句尾:矣、与(欤)、耳(尔)、哉、耶(邪)、也、焉、乎……补充:常常出现在句首的词语人称代词: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彼、此发语词:盖、若夫、且夫、殆、夫(注意:是虚词还是实词)连词: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岂、岂非、岂独、得无(毋)、无(毋)乃、何其、唯、而(注意:连接的是短语还是分句)、且(注意:是连词还是副词)动词:曰、云、言、故曰、或曰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顷之……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4、据排偶,定句读。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练一练: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光武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云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谓主曰事不谐矣。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曰/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6、牢记固定格式。⑴……者,……也。⑵见……于……⑶为……所……⑷何……之有?⑸如……何?⑹不亦……乎?⑺无以……(有以……/何以……)⑻与其……孰若(不若)……⑼孰与……?(与……孰……?)⑽得无……乎?7、其他方法:(1)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2)掌握文史常识。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三、通读一遍,检查断句是否合理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四、练习1、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2、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3、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较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兵有长短/敌我一

莉娜****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