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版2012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模版) 第一篇:新版2012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模版)2012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杜富贵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二、工作思路: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三、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以及世界地理的展示,从中国与世界区域生活—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文明中心城市的发展。四、重点:第二、三、四单元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教材重点:地图的知识;世界的尝试与地球仪,以及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不同特点;认识世界上不同的城市。五、教学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措施: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目标的确定,要面向全体,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3、巧设促想,深化内容。发展思维,学会创新,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教学的目的。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5、利用资源,巧设问题。尽量多地引用课外资源,从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预备课1课时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2课时第二课乡村与城市2课时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课时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2课时第二课自然和环境2课时第三课世界大家庭2课时探究课从地球仪上看世界1课时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2课时第二课以山为邻2课时第三课傍水而居2课时第四课草原人家2课时第五课干旱的宝地2课时探究课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3课时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3课时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3课时第四课汽车城:蔚山探究课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1课时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教改的基本思路为指导;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部总体教学计划,结合本年级教学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教育目标,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特拟定教学计划。二、学情分析:本年级共有学生105人,都是从小学升上初中的新生。从年龄结构方面看,学生的年龄偏小,认知水平与小学生差别不大,在适应新的初中生活方面还要有一定的磨合期;从知识结构方面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比较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看,不少学生来自非课改地区,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起始年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三、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世界大洲大洋的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城镇的发展。主要特点是:1、教材内容的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着重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2、培养学生素养,注意知识的有机整合,大胆处理和创新教材,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四、教材的重难点:重点:第二、三、四单元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五、预期目标:1、所有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2

一条****涛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