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照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日照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日照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2006年是实施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日照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部署,努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一)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认真清理规范新开工项目,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市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3:47.9:35.8调整为14.6:49.7:35.7。农业生产战胜严重干旱,实现增产增收。粮食总产达到105.2万吨,比上年增长4.8;畜牧业、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和7.3。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创历史新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93.9和118.2,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27家,新增24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98家,新增22家,其中过10亿元的1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7.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8.8和29.3。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区新增大型超市、连锁店16家,营业额过亿元的商业零售企业达到5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33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9亿元,制造业、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减排取得较好效果,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COD排放总量等主要控制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长25,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5家,新创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品牌11个。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了《日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9处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5处市级试点镇的规划建设顺利实施。“三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投资10多亿元加强了“路、水、电、医、学”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1918万元,落实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专项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889万元、成品油价格补贴7126万元、农机和良种补贴473万元。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后劲同步提升,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县域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8、32.8和3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3.7和10.4个百分点。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和莒县、五莲工业园被正式确认为省级开发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三)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成功承办了第六次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渠道。坚持“对外主攻日韩,扩大港台,拓展欧美;对内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对接江浙沪粤”的招商工作策略,先后赴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香港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投资环境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6亿美元,吸引内资310亿元。总投资4.9亿美元的韩国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和商务部批准,成为山东省有史以来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标志着我市对外开放和工业化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期工程将于今年3月建成投有产,个投资过千万美元的配套项目同步开工建设。亚太森博二期、华能日照电厂二期、岚山超超临界电厂等大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39.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7,其中出口增长38.9,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工业制品出口比重提高了18.7个百分点

Jo****6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