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本交换留学生申请表 第一篇:日本交换留学生申请表×××先生突然ご連絡差し上げる失礼をお許しください。私は×××と申します、×××大学日本語科の三年生です。××先生の推薦に通じて、貴大学の無料交換留学生の定員を申し込みたいと思います。日本ヘ留学するのはずっとからの夢なんです。それで、大学三年間はずっと一生懸命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ます。今年七月、日本能力二級に達しました。今年十二月、日本語能力一級試験も受けました。まず、日本の文化に趣味があります。日本留学によっては日本文化についての知識を増やすことができると思います。また、日本語の発音がきれいだと思います。しかし、私の口語力がまだあまり強くありません。本格的な発音を学びたいと思います。以上の理由で、貴大学で勉強したいですもし、私は留学申請が許可いただければ、きっと、この光栄なチャンスを大切にして、必ず一生懸命勉強に頑張っていきます、未来、母国へ帰って、日本の文化の交流と日中友好に身を投じる覚悟を持って、取り込んで行こうと考えています。ご考慮いただければ、幸いでございます。先生のお返事を心からお待ちております。×××第二篇:日本留学生考试日本留学生考试简称“留考”“留试”“留统”.从2002日本留学试验开始实施。此项考试实施后,原来的“私费外国留学生统一考试”废止。该考试旨在对希望考入日本大学(本科)等的外国留学生的日语能力以及基础学力进行评估,该考试由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实施。考试每年6月和11月举行两次。2005年第二次考试日本国内的考场设在北海道、宫城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石川县、爱知县、京都府、大阪府、兵库县、广岛县、福冈县以及冲绳县的各个城市。国外考场设在亚洲地区的15个城市。目前未在中国地区设置相应的考点。考试科目,文科为日语(400)、综合科目(200分)、数学(200分)3个科目。理科为日语(400分)、理科(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个科目,200分)、数学(200)3个科目。目前国公立大学基本全部采用该考试,私立大学中也有接近一半的大学采用该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日本语在120分钟的考试中,会进行“记述(即作文)”、“听解”、“听读解”和“读解”四项测试,它有不同于日语能力考试的几个特征。﹡整体上,“日本留学考试”的词汇和文法并不很难,减少了考生的负担。﹡不要求死记硬背,而强调对日语有多少程度的运用能力。﹡试题很多,考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要求有瞬间的判断能力。﹡使用录音带的“听解”和“听读解”,其时间加起来有65分钟,十分重视听力理解和听力阅读理解能力。﹡由于有“记述”问题(即作文),要求考生有思考和写作能力。﹡关系到大学生活的问题明显偏多。我们对四项测试进行逐一解释“记述”:20分钟内写400字,题目是关于公寓和电子邮件等与自己生活接近的内容,虽然比较容易,但是赞成还是反对,一定要将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这就需要平时多作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意见作综合概括的练习。作文课要积极参加。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文法和汉字的准确,时间就不够了,所以,就算文法有点不够正确、汉字写不出来,也不要太在意。比起这些,还不如注重一下,在20分钟内能有条理地写多少字。而少于75%(300字)字数是不予评分的。“听解”(听力理解)、“听读解”(听力阅读理解):两者共65分钟,分别有20个问题,共40问。平均1问只有1分30秒的时间。录音带速度很快,会手忙脚乱,几乎没有慢慢思考的余地。这就需要瞬间得出正确答案的判断力。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主,例如:报告书的书写方法和看传言板、自我介绍和选修登录的方法、写留言条等。不过,所用的语言都不难,冷静地听下去会答上很多的。有时会出现稍稍专业和听不懂的词句,如果理解不了也因与答案没有直接关系,不要管它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另外“听读解”会出现图表和坐标图,现在就熟练掌握它很有作用。“读解”:20问只有35分钟,1问只有2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一定要快。问题开始容易,渐渐难起来,途中也混有一些容易的问题。总的来说,文章短,没有像日语能力考试那样的长文,词汇也简单。还有,一段文章里只有一个问题,可以放心。问题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提问很多,要考虑填入空栏的词句的形式也有一些。但如果慢慢来的话,最后的问题会来不及做。如果可能的话,先看问题,后看文章也许会更好。文科类1)日本留学试验文科数学科目考试范围1.方程式和不等式・・・数学I(1)数和式1)实数2)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2)一次不等式(3)二次方程式2.二次函数・・・数学与I(1)二次函数那个图表(2)二次函数的价值的变化1)二次函数的最大・最小2)二次不等式3.图形和计量・・・数学I(1)三角比1)正弦,余弦,正切2)三角比的互相关系(2)三角比和图形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图形的计量4.平面图

Th****8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