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 第一篇: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_(2彼竭我盈盈_______________(3小惠未徧徧:((4公将鼓之鼓((5何以战(以((6牺牲玉帛(牺牲((7望其旗靡(靡((8弗敢专也(弗((9忠之属也(属((10遂逐齐师(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肉食者鄙(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5.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齐人三鼓。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②择其善者而从之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7.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答: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8.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答: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十年春,齐师伐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10、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每题3分,共6分(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是。(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均用原句答(三(12分20、D(A:前一个“师”为”军队”,后一个“师”为“老师”;B:前一个“属”为“一类”,后一个“属”为“连接”;C:前一个“安”为“养生的东西”,后一个“安”为“怎么”。(2分21、(l齐鲁长勺之战(l分;取信于民(l分,知己知彼、把握战机(1分,答出一点即给分(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l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22、(l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去访察,但也要根据实情来对待。(2分(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均意合即可(2分11.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答:15.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答: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16、下列句中“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17、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18.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1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答: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20.文段理解。(6分(1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

猫巷****雪凝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