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曾经的记忆之汤圆.docx / 文档详情
曾经的记忆之汤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万字
约19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曾经的记忆之汤圆.docx

曾经的记忆之汤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曾经的记忆之汤圆

第一篇:曾经的记忆之汤圆曾经的记忆之汤圆、灯笼昨日,在微信里我看到了朋友在吃汤圆的照片,一股浓郁的汤圆的香味涌上了心头,促使我想起了小的时候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片片回忆。儿时的元宵节,过得有滋有味,那个时候在生产队,虽然没有城市的多姿多彩,却不失浓郁的乡土气息,注重团员氛围的厚重的“人情”味,更加孕育和证实了元宵节的寓意。小的时候,我对元宵节的认识就是吃汤圆和灯笼。每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就会看见大人们在张龙着包汤圆,家里有方便条件的,就会给孩子做一个小灯笼,灯笼里点上蜡烛,孩子们拿着一盏灯笼游走在大街小巷,一种荣耀的心情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那个时候,一般很难能够买到现成的汤圆,都是自己家座做一些,或者是亲属朋友给送一些。自己家做的汤圆就不像现在集市上卖的汤圆那么圆,有大有小,母亲把搓好的汤圆下到锅里,锅盖上热气腾腾,锅里汤圆翻滚着,等到汤圆煮好以后,香喷喷的味道会溢满屋子。正月十五,一大早起来,妈妈就已经把汤圆煮好了,“儿子,起来吃汤圆了。”我迷迷糊糊的听到了妈妈招呼我起床的声音。仔细想起来,对小时候元宵节没有太多的记忆了,在依稀的记忆碎片里,还保存着不多的儿时过元宵节的画面,回想起来,虽然没有太多回忆,但是这份纯真是唯美,长久的。如今,在经济比较发到的社会里,自己家不会再做汤圆和扎灯笼了,儿时的那些场景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了,当年的那种汤圆的甜蜜、灯笼的美丽,已经越发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也只是为了过节而过节,但是这种意味着阖家团圆的吃汤圆还是必不可少的,吃汤圆不仅是一种节日的形式了,更赋予了一种美好的祝福,祝福幸福美满,祝福长长久久。第二篇:曾经的记忆之过年感人故事生长在七十年代初的我们这一代人,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情的一代人,我们的儿时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环境中成长的。那个时候的记忆不是很清晰,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久远已经无法再追忆了,但是对于有些让人无法忘怀的事情,我还是记忆犹新的。记忆中感觉是那么的清晰,但是又那么的模糊。对于我儿时记忆的故事,总是那么的让我难以忘怀,但是要想细细的品来,却又是时断时续的让我无从下笔。已是新春佳节,索性就捏来一段儿时过年的忆事,由此下笔带领大家进入到我过年的那段曾经的记忆里。过年的红灯笼对于我们这个“东北坐地户”的家庭来说,男孩的“地位”还是蛮高的,大孙子的概念贯穿着整个家庭。我记得好像是在大年三十的当天,我父亲的姑姑也就是我的姑奶从鹤岗市前往宝泉岭农场十五队看望我们。记忆中那是一位胖胖的姑奶,一进门就抱起我来使劲的亲我。我的父亲是哥四个,当时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的二叔家生的是女孩,三叔和我的姑姑都还没有孩子,因此我这唯独一个能够传承老李家“香火”的男孩备受宠爱。“我们老李家的大孙子呀,你可是我们家的大宝贝呀……”姑奶奶抱起我就不松手。当时,我的这位姑奶奶给我买来了一个小红灯笼,里面好像是能够放一根蜡烛的那种,外面是什么材料的既不清楚了,反正是点亮了以后整个灯笼都是红红的非常好看,我拿着跑出去,左右邻居的小孩都出来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在那个资源还很匮乏的年代,过年小孩能够拿着这么一个“稀罕物”,那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过年穿“条绒鞋”我的母亲是哈尔滨知识青年,我母亲家所有的亲属都在哈尔滨市居住。这大城市居住的人当然就和农场的有区别了,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每个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都会给小孩子做一套新衣服,买一双新鞋。那个年代在农场连队居住的孩子过年能够换的的新鞋,也就是一双新的棉胶鞋。而我的姥姥一到过年的时候,就会从哈尔滨市给我邮寄来一双她自己做的条绒面的棉鞋。现在回想起来隐约的记忆着,那是一双黑色的“千层底”条绒面的棉鞋,我穿在脚上很合适,“你看人家张姐家的孩子(我母亲姓张),都穿上条绒鞋了,肯定是哈尔滨给邮来的……”那种羡慕的议论,让我也是那颗幼稚的童心也是有着一种自豪感。就是现在每逢遇有谈论知青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过年能够吃到各种野味我的这个系列文章里,在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打猎的一篇文章,那是描述了我和我父亲一起出去打猎的事情。那篇文章也只是描述平时的情况,那也只是偶尔的打一次猎。但是每到临近过年的时候,我的父亲出去打猎频率就会很高,会经常相约几个人在我家一起出发去打猎。当时每到我父亲回来的时候,具体都打到了什么猎物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就知道我的父亲这段时间总是很早就走了,直到很晚才能够回来。等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我才知道了其中缘故,原来摆在饭桌上的各种野味使我明白了我的父亲的“功劳”所在,他为了在过年的时候能够让我们全家都吃上各种野味,不辞辛苦的爬山越岭的尽量能够打到多一些的猎物,也好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里,能够让我们吃上一顿丰盛的肉类大餐,有“野鸡、野鸭、野猪、袍子”。有时候如果运气好的话,我父亲和其他几位猎户还能够打到野猪和狗熊,在大年三十年夜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曾经的记忆之汤圆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