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第一篇: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导语:是啊!亲情,像一壶茶,温暖每个人的心灵;亲情,像一把扇子,为每个人解除夏天的炎热。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A.西周B.商朝C.夏朝D.春秋2.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文王3.周武王联合其它部落打败商朝xx,是在()A.阳城B.殷C.牧野D.镐京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推行郡县制5.《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②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④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的大事主要是()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7.下列阶层中,属于夏商西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9.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B.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C.奴隶消极殆工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0.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A.西周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11.战国时各国的改革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是()A.李悝在魏国的变法B.吴起在楚国的变法C.邹忌在齐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A.奖励耕战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D.建立县制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实行商鞅变法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14.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A.金文B.甲骨文C.隶书D.楷书1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16.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18.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A.大禹治水B.烽火戏诸侯C.卧薪尝胆D.立木为信19.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B.乱世出英雄C.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D.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20.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我们习惯上用“燕赵之地”来借指我们今天的哪个省吗?()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河南省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7分,第23题15分,共30分。21、列举题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请列举五个这样的成语。22、阅读材料材料一: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重点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抗。楚悼王去世以后不久,贵族们就发动政变,吴起死难。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惨遭车裂而死。――——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摘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