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心智读书笔记(五篇范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6万字
约45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吸收力心智读书笔记(五篇范文).docx

有吸收力心智读书笔记(五篇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吸收力心智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第一篇:有吸收力心智读书笔记有吸收力的心智读书笔记学前师范0910906022002马娟外界的刺激不仅进入孩子的心智,还能复制它、肉体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因为孩子正利用环境中的事物,构成他的“精神躯体”。我们把这种心智叫做:“吸收性心智”,如果这个力量继续运作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其影响有多大。但我们已失去它了,代价是获得了完整的人类意识;这是相当沉重的代价——从“神”变成“人”。——蒙台梭利《新世界的教育》我们知道,人和动物都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的,但人并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生下来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并做到动作协调。人的本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自己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内部组织结构”。正如蒙台梭利所说,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之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的形成时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经历着和生理胚胎期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几乎是一无所有,受到一种内在生命力及创造能力的驱使而发展,经过吸取外界刺激和印象,积累材料,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活动。刚出生的婴儿,生理与心理上的功能都还不成熟的,就像一张白纸,不能和小鸡一样刚刚出生就会啄食,婴儿的各种智能必须靠他日后自己的种种努力而慢慢地发展。人类是依据着上天的“预定计划”逐渐成熟的。然而,初生儿一离开温暖湿润的母体随即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面对这个突然而且复杂的环境,这项“预定计划”又是如何的展开,让孩子由小长大、由无知变有知的呢?婴儿一出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面对它,也为了适应它,求得生存发展,儿童会有一种蒙台梭利所说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这种特殊力量会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并且会使孩子主动地尝试、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学习这个“人”世界的光怪陆离,也使他不得不看,不得不听这些目不暇接的东西。可是这种内在的敏感动力并不是永远的,到了6岁以后几乎就减弱了。这种看不见的生命力共有两项,其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二是幼儿期间的“敏感力”。儿童的成长受内部潜能的驱使,但又说这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发展能在脱离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自动地实现。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她要求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儿童吸收,并且认为这种需要如同生理胚胎期的胎儿需要母腹这样一种特殊的营养和保护环境一样重要。我们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听见那儿的人发出一些叽里呱啦的声音,就算你听不懂,你仍会判断那是“语言”。而孩子呢?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没有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性心智”这项内在的助力,就会驱使他“潜意识”地从环境中大量地、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快速累积、储蓄底基。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摄取,大约到3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的吸收。就好比说,我们经常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我们还必须忙着手上的工作,做家务、打电话等等,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孩子能很顺溜地说出我们的口头禅,能模仿着我们的样子做家务了,虽然我们从不曾刻意地教孩子这些。这就是“吸收性心智”的神奇力量!人一旦获得生命,在人最初创造时所发生的事情在所有人的身上都会再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不断地重复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初见蒙台梭利的这句话,我们多少有些惊愕,甚至觉得有些荒谬。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就曾指出,成熟的有智慧的圣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儿童一致的;一个人达到人生智慧和真趣的极致,便“复归于婴孩”,有一颗真纯朴素的童心。的确,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人们更多的认为儿童是混沌初开、蒙昧无知的个体,而我们成人则因为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健壮的体魄,无论思维还是智慧都比儿童复杂、成熟、睿智。在成人的眼中,我们往往把儿童看作是乞求成人爱怜的宠物或者附庸。所以,从这些看来,无论现代的蒙台梭利还是古代的老子,他们的话的确是有些惊世骇俗。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对儿童精神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深刻。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文化进化论的首创者泰勒,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复演说的倡导者霍尔在19世纪后半叶各自在自己的著作中也讲过“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话。后来,幼儿园的创始人,著名的德国教育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有吸收力心智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