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改进篇培训讲稿 第一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改进篇培训讲稿时间:2015年3月26日地点:会议室主持人:王世应内容:向实践学教学——实践反思没有谁天生就是成功而有效的教师,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学习教学的。实践是获得经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是一种必要条件,但实践并不必然带来经验,并不成为经验的充分条件,把实践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经验,需要对实践加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反思。一、作者的经验分享从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自己的平常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课后自己利用录像“照镜子”,看出自己的成功和得意,也看出自己的失误和教训。再进一步,是利用录像整理课堂实录。在整理实录的时候,多想一想怎么教才能够更好,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能用理想的方式教。这样的过程可以触及过去的经验和头脑中的教育假设,而只有触及经验和假设的思考,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反思。另外,整理实录不必原样照搬,在大体结构和思路不变的情况下,对你可以理解的状态作出调节和补充,使它成为未来教学寻找更理想方案的过程。1、学习《我喜欢》教学实录与反思(1)默读实录①、导入②、总体感受文本③、总体感受后的细读④、理解作者的情感(总)⑤、在质疑中引向原文(2)畅谈实录各教师就本实录发表自己的看法。(3)学习作者的反思一有贪多求全的毛病。二是节奏快了一些,慢一点做得不够,教师的语言比较自然是优点,但显得随意则是缺点,教师课堂用语的精致功夫不够。三是多媒体的位置在黑板中心靠右的一角。从空间管理的角度看,这显得不够公平和正义。二、学写反思日记1、我看老师们的教学反思,大多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得意之作,往往回避自己的失误和教训。如果是为了自己,就不能这样写了,它更需要直面问题。可以说,写反思必须有“挑剔问题”的意识。另外,写反思日记是反省自己,在反省自己中一定要有思。这样,反思日记就不仅仅是描述行动,而是要思考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的行动依据和背景,把潜伏在行动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路拿来反思和改造。2、教师阅读作者的反思日记《林海》。时间:2015年4月2日地点:会议室主持人:王世应内容:向书本和专家学教学——专业引领专家和书本是什么?就我看来,他们是带来“天比井大”的“小鸟”。我们都是坐在生活环境和过去经验的“井里”的“青蛙”,我们需要“小鸟”介绍“井”外的环境,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信息反思和改造原有“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的经验。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得到“天比井大”的信息后,我们怎么办?我想,我们不能用“我天天坐在井里,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我是不会错的”来拒绝排斥外来的经验。合理的处理方式是既不要轻易迷信,也不要固步自封,最好能够“跳出来”看一看。听专家报告也好,读书也好,最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教学想一想,设计出改进自己的方案实践一番。只有这样,专家的报告和书本的知识才能成为改造自身实践的营养。1、案例《生活中的负数》(1)、教学追求一方面从表达矢量的需要体会负数的产生。生活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量:标量与矢量;而负数和引入就是为了清楚表明量的方向性。进而,又只有通过正负数的对照,我们才能准确地表明量的方向性。第二、从生活中抽象数学。学生学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里的“高”一方面是指结果,另一方面是“高”的过程,它是指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第三、让更多同学参与数学活动。教学质量和效率源于同学们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思维过程。(2)参读教学节录《生活中的负数》(3)教师谈感悟。2、遗憾与改进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抓住主要矛盾自我反思,这一节课的遗憾和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前进与后退的方向性问题。二是对学生的准备了解不足。时间:2015年4月9日地点:会议室主持人:王世应内容:1、在观课议课中学教学——同伴互助2、坚持持续而系统的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对于课堂教学,我们从同伴身上学得更多,从他人身上学得更多。这样,观摩课堂就成了教师研究课堂的主要方式。基于对现有教研活动问题的分析,基于变封闭自足的文化为反思超越的文化,变被动接受的文化为主动参与的文化,变迷信权威的文化为理性批判的文化。变冲突攻击的文化为和谐共进的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教研文化和教师文化需要。一、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1、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2、有效观课议课从观课准备开始。(1)提前协商观课主题;(2)让授课教师先作观课说明;(3)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沟通。3、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作准备。4、有效观课致力理解教学(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同行”的立场和方式;

是湛****2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