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docx / 文档详情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2万字
约36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docx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

第一篇: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辞采高华,有关它的思想性和艺术特点,介绍的著作颇多,从教材中也了解不少。本书仅就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李白诗歌创作的特点,以助于更好地从本质上把握李诗。(一)继承和发挥比兴言志的诗歌优良传统一说到李白的诗,人们几乎都知道李白善于用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幻境,以景寓情,借物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前人评论李白的诗,也有“凡所著述,言多讽兴”(李阳冰《草堂集序》),“连类引义,尤多讽兴”(胡震享《李诗通》)的说法。这其实说的就是李白诗歌比兴言志的一大特色。比兴言志,源于《诗经》、《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兴言志,就是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各种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比兴言志不仅是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问题,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诗歌寓褒贬,别善恶的美刺作用,使诗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初唐时期,齐梁“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浮靡文风尚存,陈子昂倡导风雅,扫荡齐梁颓波。李白更以恢复古道为己任,从而开一代诗风。了解了李白诗歌比兴言志的特点,就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准确地把握李诗的思想内容。李白笔下常常出现高山大川、风花雪月、香草美人、神仙幻境,这些看起来远离社会现实的事物,正是作者丰富的比兴手段,寄托着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思想感情和追求。他在《大鹏赋》、《临路歌》中以大鹏的形象或表现凌云壮志,或表达理想摧折的不幸。他的《蜀道难》并不是山水诗,而是写报国无路,世路坎坷。《梦游天姥吟留别》并不是游仙诗,而是写理想破灭的苦痛,远离朝庭的决绝。他的《长相思》并不是一首凄艳动人的爱情诗,而是对君臣遇合的期待,实现政治理想的苦恋。由此我们可以弄清楚李白《碧荷生幽泉》(《古风》其二十六)、《燕赵有秀色》(《古风》其二十七)等一大批作品中相思倾慕的真正含意。同样他的咏物诗《南轩松》、《松柏本孤直》(《古风》其十二)、《天马歌》不是写物而是写人,《妾薄命》、《怨歌行》等闺怨诗大多是李白的幽怨,《越中览古》、《登金陵凤凰台》等作品吊古实为伤今。李白的这些作品往往是在婉丽的比兴中蕴藏着深刻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一部分诗歌几乎包括了李白的所有重要作品,把握李诗比兴言志的特点,也就基本把握了李白。(二)创造性地学习乐府民歌李白的诗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分不开。特别是创造性地学习乐府民歌,开拓了自己诗歌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自己诗歌独有的风格。在李白全部九百多首诗歌作品中,乐府诗就占了一百四十多首,他几乎运用过所有的乐府古题。李白从在故乡接触巴蜀民歌,习作《巴女词》起,就开始了学习民歌自拟新作的创作过程。他每到一地,就学习当地民歌,到荆州就写《荆州歌》,到江夏就写《江夏行》,到越中就写《越女词》,到襄阳就写了《襄阳歌》、《大堤曲》。不仅如此,他还向古代民歌学习,从汉魏六朝乐府中吸取养料,从简单模仿到创造性地运用乐府民歌。李白继承了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学习乐府民歌而创新作时往往借古题写时事。如《豫章行》,传统内容为伤别离,叹寿短等,李白《豫章行》却展示了安史之乱带给社会的**,人民的苦痛,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和现实性。南朝乐府《丁都护歌》,虽“其声哀切”,不过是诉相思之苦。李白的《丁都护歌》描写劳动者惊心动魄的苦痛,作者而为之掩泪发千古之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闪烁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即使是沿用传统题材,李白的创作也开拓了古辞的境界,升华了古辞的思想内容,如《乌栖曲》,古辞写男女昼夜欢娱,李白用以写吴宫中淫乐不休的生活,含蓄地揭示了穷奢极欲必然败亡的寓意。《远别离》等题目的传统题材是游子思妇,李白的《远别离》则寓含“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的讽意,成为一首政治诗。李白创造性地继承乐府民歌还表现在对古辞的思想内容和体例都有重大改变上。如南朝乐府《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前者多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后者为四时行乐之词。李白的《子夜吴歌》把此诗分为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写妇女对征夫的思念,表达人民渴望和平与幸福的心声,达到了同类题材的最高境界。又如《长干行》为南朝乐府民歌旧题,原为四句,李白则制成长篇歌行,阐述了一个真挚动人的完整爱情故事。再如《长相思》,古辞写游子思妇之情,多以三、五、七言交替。李白的《长相思》在三、五、七言间杂中又插入散文对句“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最后以两句三言“长相思,摧心肝”作结,犹如长叹,句式的变化与感情的起伏具有一致的节奏,并以之反映渴望君臣遇合,理想实现的主题。但李白创造性地学习乐府民歌的最大成就还是在歌行体创作方面。歌行或名歌,或名行,或名歌行。是从古歌谣、古乐府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胡应麟说:“古诗窘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