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村务公开先进材料 第一篇:村务公开先进材料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先进材料北大渠乡位于焉耆县北部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6.9公里,和-库高速公路与省道206线、325线及南疆铁路吐库二线穿境而过,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农业大乡。全乡辖6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3517户,总人口11632人,主要居住汉、维、回三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4303人,少数民族人口7329人。全乡低保户340户,506人;“五保户”分散供养25人,全乡贫困户157户,329人占总人口的0.03%;各类残疾人218人,占总人口的0.02%;老年人902人,占总人口的0.083%;老复员军人6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部门、组织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创建自治区村务公开管理示范乡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使全乡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景象。近年来,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了加强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乡党委政府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分管的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了创建工作有人管有人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配齐配强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计划的制定、措施落实、检查督导和考核测评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标准,研究制定了《北大渠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方案》和《北大渠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计划》,为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组织基础。乡党委政府还明确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分片承包,具体负责各管理区的创建工作。各村、各站所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形成了一级管一级,一级联系一级,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管理格局,并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把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落到了实处。在示范村创建活动中,我们以村级“五项规范”建设为重点,在制度建设上做到了“五有十全”。“五有”即:“墙上有制度,会议有记录,议事有地点,公开有专栏,资料有档案”。“十全”即:“村级组织健全,负责人齐全;议事会健全,议事记录齐全;党员干部评议制度健全,评议记录齐全;政务、财务制度健全,公开记录齐全;理财小级健全,签字手续齐全”。在民主管理上,我们一手抓引导,一手抓村务财务公开。积极引导村级干部尊重村民民主权利,领导和支持群众依法参政议政。引导各村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个一个地认真加以解决,进行了认真清理规范,达到了群众满意。二、规范村务公开,取信于民村务公开是增加村级工作透明度,取信于民的重要措施。为搞好村务公开工作,我们在全乡6个行政村全部设置了高标准的公开栏,明确规定了村级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凡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要予以公开。二是规范村级财务公开,财务公开以公开栏和村民质询会议公开为主,也可以明白纸、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进行公开。三是救灾款物的发放公开。救灾、救济款物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数额、发放对象、数量等内容,当月公开。有效增加了村级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不断加强对村务、财务公开的监督管理工作,各村设立了意见箱,乡政府公布了举报电话,及时接受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采取适当方式向村班子或有关人员进行反馈,并切实抓好整改,不断促进财务村务公开的规范化。我们还实行了村干部审计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对村干部进行考核,把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直接纳入干部政绩档案,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年底兑现奖惩,有效促进了各村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正常化进行。目前,全乡90%以上的村达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标准,全乡没有出现一例违反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现象,为进一步深化我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篇:村务公开先进材料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先进材料北大渠乡位于焉耆县北部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6.9公里,和-库高速公路与省道206线、325线及南疆铁路吐库二线穿境而过,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农业大乡。全乡辖6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3517户,总人口11632人,主要居住汉、维、回三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4303人,少数民族人口7329人。全乡低保户34

一只****呀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