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杜甫与李白的友情 第一篇:杜甫与李白的友情杜甫与李白的友情杜甫是一个十分重视友情的人。且看他写李白诗吧:“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写出了他一生对李白才华的深相惜重。其言出由衷,读来实在感人。后人每好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来规范杜甫与李白的艺术风格,且每以为杜诗出自学力之沉积,而李白出自天才之纵放,这种说法只是太过于看重二者的相异加以区别,乃至后来有李杜优劣之议论。于是,李白只被塑造成“青春李白”,杜甫便成了“沉郁杜甫”。即便有稍微近情的一些说法,兼好二人的,也仅仅是指出李杜各自的特色优点,谓其不分轩轾而已。这样的两个诗人,在有些人眼中,似乎即使不至于相轻,也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少有人提到他们在天宝三载和四载之间的一段交游。虽然两个天才诗人在他们各自偃蹇漂泊的生命中毕竟交错的那么一些日子,但一面之晤,相期相约,其深情笃挚,可以想见。“梦魂南北昧平生,邂逅相逢意已倾”,这种属于豪杰的情感自古即为人称道,况且发生在李杜身上,千载之下,犹令人倾慕。杜甫初赠李白诗于洛阳:“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这一年,杜甫年三十三,正是年富力强,壮志满怀的时候。李白四十岁,正自天宝元年为玄宗招致京师,是年不合,被赐金还山,其仕途进取、安济苍生的宏愿实际上已是断了,时势如此,已逼得他不得不退,故不久即受了道箓。正是在这一进一退的分际,两人相遇于洛阳城,仿佛曾有过夙因似的亲切。这短暂的相聚,知己却是一生。凡世人之结交,除了因功名利禄等外在因素而着意接纳的以外,可托为知己,双方必定有共赏的性情才慧等特点作为基础。杜甫与李白,尽管一个时已名扬四海,一个刚刚形成自己的诗歌风格,但锥处囊中,锋锐自现,自有掩抑不住的才士风神气质在。这种天才的相互吸引无疑当列为首要因素。如果说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的一见倾心,最初只是因为彼此倾慕才华的话,那么,二人后来一路的互相追随,同游梁宋,情如兄弟,几无龃龉,却必然还要寻求更为深层的原因。李白虽然向来以游仙访道自我标榜,却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修道人,即使在他受了道箓之后;而杜甫虽然是一个真儒者,却绝不是世所塑造的那个一味沉郁,少了一份自然天真性灵之气的“儒腐”。一个真正的儒者、豪杰本应该是有两面的,忧国忧民同时也是潇洒恣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好道的李白却有儒家思想的底子,身为儒者的杜甫为何不能是驰马逐猎、放情尚义的侠者?而这一性格,在杜甫与李白结伴同游的一段日子里,体现得特别淋漓尽致。纵观杜诗,自初与李白会面赠诗,至别后怀想之作,事关李白者凡十四五篇,且无不推崇颂扬,深情恳挚。从杜诗中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如兄如弟,“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甚是亲近。这种“怜君如兄弟”不止是单面的情好,更有双方的情亲。李白集中赠杜甫的诗篇不多,也许失散了,以致后人难以从其诗估量二者情意。但从杜诗中却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杜甫对于李白确是一知己。这种知己体现在对李白才情的赏爱上,也体现在对李白遇骞的痛惜上,更体现为两位伟大诗人心灵的共鸣。李杜一生中,就这么一段短短时间的交谊便显得偌般珍贵。经过悠悠岁月的浸渍,这一番友情于今日之怀想,越显得深情蕴藉,千种风流。第二篇:谈陆游与杜甫、李白陆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素有“诗史”(《坚瓠补记》)、“小李白”(罗大经:《鹤林玉露》)之称。从这称呼可见,他既与杜甫、李白的诗歌有着师承关系,而且还可见陆游的创作特色,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带浪漫主义色彩,并且二者结合的十分紧密。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丰产的一位诗人,他曾说自己是“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一直活到86岁高龄,至到84岁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在这近万首诗中,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涉及了南宋后期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突出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社会面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主要矛盾——阶级、民族矛盾。“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同前)这很接近杜甫的风格,因而获得一代“诗史”的称誉,“放翁学力也似杜甫”(《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在陆游近万首诗中,律诗、古诗占绝大多数,他的律诗写得精警、凝炼,“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末见”(赵翼:《瓯北诗话》);他的古诗写得纵横、奔放,“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词而无淫词”(同前)。他的七言古诗深受李白的影响,慷慨激昂,乐观自信,在构思和手法上带有李白式的豪放、挥洒色彩,因此,在当时就被称作“小李白”。“小李白”的来由还有一段佳话:宋孝宗赵很喜欢文学,一日他和左枢密史周必大谈起当今文坛的一些名家,问谁能比得上唐代的李白?必大回答“惟有陆游”。从此大家都称陆游为“小李白”。当然这一称誉不光是皇帝恩赐的了,主要还是陆游诗歌本身具有李白特色所决定了的,这是后话。(—)陆游的现实主义与杜甫的师承关系。

一条****ee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