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来安县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第一篇:来安县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来安县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调研滁州医改工作时讲话精神和江山书记关于继续推动医改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促进新农合制度持续发展,突出新农合制度在医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重点保障,巩固完善和扩大医改成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为契机,以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负担为目标,推进医疗机构监管创新,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让农民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二、目标任务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医疗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降低服务成本,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体目标是次均住院费用、药品材料及检查费用等主要指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量化费用控制指标在合理范围。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县合管中心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方案,采取定期集中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或明察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全面监督检查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和医疗服务行为,监控医疗费用增长。各定点医疗机构要遵循“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保证供应”的原则,认真执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对参合患者住院治疗要认真执行相关疾病临床路径或诊疗指南,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要严格执行病人出入院指征,杜绝小病大治和挂床现象发生,要依据病情指征和疾病发生的规律合理实施医疗检查、治疗和用药,坚决制止“开大处方、滥行检查”行为。要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控制省补充药品和限价药品用量,严格实行网采,认真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要严格控制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和自费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禁止“分解收费、重复收费、超标收费”等违规行为。(二)实行住院费用总额预算。调整完善制定2013年实施方案,实行住院费用预算总额控制。各级医疗机构要制定适合本院实际的具体管理措施,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关键环节,把医疗费用增长的关键点细化、量化,并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病种、每个具体经治医生,让医护人员主动积极参与这项制度改革。在制定措施时,要把考核指标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把制度落实与年终评比相挂钩,把基金使用情况与正确医治疾病相挂钩,形成上面有制度监管,中间有措施落实,最后有考核评比的良性运作机制。县合管中心在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的同时,要加强监管,严格掌控次均住院费用和住院人次增长情况、次均药费、检查费、材料费增长情况等关键指标,确保住院总额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三)严格执行按病种付费管理。住院按病种付费管理作为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住院费用,提高住院实际补偿比的重要措施。我县不断扩大病种范围,2013年县级由21个病种扩大到49种,到2015年力争实现常见病全覆盖,按病种付费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所有病种和费用定额,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严禁分解住院、分解处方、串换病名等敷衍落实和不落实行为,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杜绝过度医疗行为。县合管中心要加强监督检查,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医疗机构要建立对科室及医师的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控制机制,确保按病种费用管理严格落实。(四)推行分级诊疗和省外即时结报。加强院外检查和转诊、转院管理,建立分级医疗和健全转诊转院制度,实行县乡两级转诊。科学设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起付线和补偿比例,合理提高省外医疗机构起付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县内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和完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4家南京市省外即时结报医院管理,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加强网络和审核监控,限额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提高转省外农民受益水平。通过政策调整和县内诊疗服务能力实际提升引导参合农民“小病不出县,大病留在省”,特需出省要到开展即时结报的医疗机构,实现参合农民合理分级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切实减轻医疗负担。(五)严格执行医疗费用量化考核。继续实行年度量化考核指标,其中,次均住院费用增幅,县级同比不大于省级同期同级水平、乡镇同比不大于3%;住院人次,县级同比增长不大于10%、乡镇同比增长不大于8%;平均住院日,县乡均不大于去年同期水平;住院次均药费、材料费、检查费,县乡级同比不大于增长3%;次均门诊费用,县级同比下降不小于10%、乡镇同比不增加;省基本药品目录比例不小于70%,目录外药品费用比例,县级不大于10%、乡镇不大于5%;院外转诊率,县级不大于5%、乡镇不大于8%;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县级不小于70%、乡镇不小于50

是你****深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