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村如何搞好计生工作 第一篇:村如何搞好计生工作组工信息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肩上注定要挑起两副沉甸甸的担子。一副担子是带领本村农民劳动致富,一副担子是在致富路上,不忘做好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因为计划生育工作是法律、法规赋予“村官”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村两委干部,如果做不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是失职,所以应做到“两种生产”一起抓,“两个文明”一起建。目前,人口和计生工作被视为农村各项工作中第一难事。难就难在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人员居住分散,且外出打工的人较多;居住的都是家族式的亲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加上几千年来的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国家的现行生育政策与群众的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因此,提起计生工作说有多难就有多难,说有多烦就有多烦。困难面前,我乡大多数“村官”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生育政策,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权力和义务。面对现实,千方百计将工作办好。那么,村两委成员如何做好计生工作呢?我想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识、勤、情、谋。识,这是讲共识。计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循环往复、年复一年,贵在坚持不懈,贵在不厌其烦地自觉地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勤,是指村两委要分组包干,多到村民家庭走访,真正做到腿勤。这是我们“村官”的工作作风,也是每位“村官”都必须具备的基础和素质。勤,就是不脱离群众。计生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要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多到每家每户串串门,了解他们生产、生活、生育的实际困难,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转变工作较色,使自己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计划生育工作尤其需要突出这个勤字,每个村干部要高度重视计生工作,要把每户家庭人口状况摸的一清二楚,谁家有没有结婚,谁家有没有怀孕,谁家有没有生孩子;谁家儿媳妇外出了;谁家有无上环、结扎,有没有按期查环查孕,谁家妻子要送上避孕药具,每月每天情况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村干部辛勤的巡视、访问。为什么有的村每月都有漏报出生,而有的村几年来从未漏报过一个出生?这与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的责任心有很大关系,书记重视了,班子成员才会上心去干,全村计生工作才能稳步推进。情,就是赢得群众的心。计划生育工作本质是为了民族兴旺,群众生活安康。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村班子成员们满腔热情地向群众宣传计生政策,帮助广大育龄群众解决困难。即使育龄群众一时对计划生育工作中某项政策想不通,我们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她们提高思想认识。在情上,我们村书记要耐下性子,带领村里干部经常上门走访育龄对象;凡是按政策生育的育龄妇女在分娩后,村干部得亲自上门,送件婴儿用品或买点鸡蛋,一户花30、50元左右,群众又高兴又满意,觉得政府是关心她们的,这样做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工作又好做。谋,讲的是计谋策略。我乡经济在全市靠后,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生于观念比较落后,计划生育工作相对来说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我们“村官”想办法。只要肯下功夫多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各村可以实行计划生育层级动态责任制管理,各村干部实行包干责任制,包到户,包到人,一包到底。第二篇:关于如何搞好社区计生工作关于如何搞好社区计生工作如何搞好社区计生工作,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兹有对xx桥街道的xx社区计生工作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仅从如何做好社区计生工作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如下思考。一、xx社区计生工作的现状xx社区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一个“纽带”,地属城乡结合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党委,共设立社区干部9人,其中男性1名,女性8名,设有计生专干一名,社区现有户籍人口9607人,居住人口11012人;其中老年人2129人,流入人口1275人,其中育龄妇女580人;流出人口112人,其中育龄妇女64人。社区现有党员269人,社区有几多:农转非人员多,破产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空挂户多。社区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管理范围大、管理人口多,情况复杂等难点。二、xx社区计生工作突出问题1、社区人口多,现有人口11012多人,特别是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频繁,登记、办证、验证、出生人口统计难,管理难度大。给计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其表现有二。一是未婚青年管理难,近年来,打工经济热俏城乡,80%的青年下学后便外出务工,在其间,很可能组织了“家庭”,等他们回来时,已有一个甚至几个小孩了,加之这些流出人员流动性太强,居无定所,其户籍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二是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处理难。由于流动人口活动区域广,调查取证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证;到外地,又不知道其地址,且成本太大,取证仍然难,往往是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可工作效果并不理想。2、居民结构多样化,“农改居”、“农转非”人员增多,大部分居民户籍所在地与现实居住地不

志玉****爱啊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