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杨社霞 新版课标解读.docx / 文档详情
杨社霞 新版课标解读.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7万字
约47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杨社霞 新版课标解读.docx

杨社霞新版课标解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杨社霞新版课标解读

第一篇:杨社霞新版课标解读研读新课标把握好方向杨设遐一:研读新课标的意义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中确定目标、把握方向的唯一标准,也可以说是优化教学的路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钥匙,是应对中招考试的秘码。思想品德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二:研读新课标了解新亮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是在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丰富、完善,既吸收了以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内容,又解答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困惑和现实期待。两个课标相对比,具体内容和表述有微第一:不变的方面:基本框架结构保持不变;内容体系结构不变;内容标准呈现方式不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不变。另外,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实施建议基本未变,仍然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三大板块,综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的内容,来整体构建课程内容。第二:新增加的内容《标准(2011年版)》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体系、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重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关注情感发展对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第三:坚持与完善的部分(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2003年以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有效落实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生活”理念贯穿品德课改革,使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与身心特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尽可能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建立以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本的德育课程价值观(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得到加强跟随时代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生命教育在《标准(2011年版)》中有所明晰和强化。公民教育在各个国家的目标、内容以及展开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多为加强的趋势。此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与时俱进地加强了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关注,通过法律、国情、道德、心理健康部分的内容体现出来,还要求通过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三)坚持“三维目标”统整,强化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各学科在课程目标上都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进一步明确和强调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要求教师关注初中生青春期的认知与情绪、情感特征,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促使学生亲身经历与感情,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四)重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合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此次修订特别留意与小学高年级及高中政治课程在目标、内容上的衔接,避免出现断裂和错位,尽可能充分地根据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设课程,特别关注初中作为一个中间学段的特殊性,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安排上注意承前启后,基于生活逐步增强思想性,以为高中学段做准备。对与小学高年级及高中课程在内容上有明显不必要重复或放置不当的知识点及其要求,本着减负的精神,做了删减。第四、具体修订内容(一)课标“前言”的调整“前言”部分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话主要反映当前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人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句话点出了道德的地位,凸显德育课程的性质。第二段话侧重谈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二)对课程性质重新定义,强调了思想品德课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并在思想性中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使思想性的内涵更加丰富;人文性中强调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强调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性强调学生在认识(三)课程目标的细微调整此次修订对课程总目标做了新的论证和调整,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注重总目标的逻辑和层次,在总体方向上明确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分别为“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最终目标中,将原课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降低了培养要求,更符合教育实际。第一,对各分类目标中一些具体的目标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说明,旨在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比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修订强调在“感受”、“体会”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能力”目标中,强调对掌握相应“方法”的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杨社霞 新版课标解读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