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刊创刊方案 第一篇:校刊创刊方案武胜县万善镇小学校刊创办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学校“尚善教育”特色教育文化,为师生搭建才艺展示平台,丰富师生课余生活,为课程改革服务,为学校特色创建服务,特创办我校校刊《善韵》。二、刊名:《善韵》三、编委会顾问:陈世万陈秀琼刊头题字:李绍文总编:陈利琼主编:赵兴刘庆栏目编辑:陈春芳编辑:唐玉婷陈宇唐子淇校对:包月华张敏四:刊物属性本刊为校级内部刊物,16开装订本,彩色封面,内部发行的内容部分为黑白,根据稿件数量质量的不同每期30-50页,双月刊,发行对象为全校师生。五:栏目设定1、封面:正面第一页内容为学校代表性图片一张及刊名等,封底刊登学校的有代表性的各种特色建设照片。2、骄傲的万小人:封二封三刊登我校杰出人物的整体介绍或事迹,内容为2页。3、教学感言:刊登教师在课堂教学、主题体验活动等育人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转载教育名家名篇、优秀教学反思等,内容约为6-8页。4、心路历程:刊登教师工作生活中的感受,心情故事,刊登学生成长日记、生命感悟、至爱亲情等,内容约为6-8页。5、校园安全:刊登学生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学习技巧、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与健康等知识,内容约为6-8页。6、校园采风:刊登校园生活,学校里的真人真事,校园新闻等,内容约为6-8页。7、其他内容:英语天地,书画作品等,作为临时增减的栏目,内容2-6页。六、稿件来源及出版计划1、鼓励全校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并进行投稿。每学年,1-3年级教师及艺体教师于学年上半年4月底前至少投一篇稿件,4-6年级老师及幼儿教师于学年下半年10月底前至少投一篇稿件。2、鼓励各班学生踊跃投稿。3-6年级每班每月至少一篇学生稿件,择优录用。3、学校开展特色创建的一些活动实录。转载一些有利于师生成长的文章。4、材料上交:上交材料以word文档形式传交给赵兴老师或刘庆老师,或发至二人的QQ邮箱。5、本学期编制两期,第一期在4月出版,第二期在6月出版第二篇:文化小学校刊创刊建议文化小学校刊刊名建议刊名:《文化人》一、刊名整体解读:文化人:其义有:(一)动词内涵阐述:1.以文传道,以文育德,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育心怀天下之道德;传本校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之道,育勤谨治学之德。传修身养德之道、育慈惠仁爱、公平慈悲之德。2.以文化人:以文的精神,探寻人的发展变化之道,循规而教,循律而化,看似自然无为,实则事事切中要点,潜移默化育英才。(二)名词内涵阐述:“文化人”之“人”,既指受教者之“人”,又指施教者之“人”。此二人均为“文化人”之核心,“文化人”既是学校教育行动,更是学校发展的诉求主体。学生为“文”道之传承主体,教师为“文”道之传授主体,也是本校百年文化的传承主体。在“文”的学术和文化框架下,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三)愿景诉求:师以育人为重,树“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之愿,则治教则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生以成人为重,养“习天下文化而成器”之愿,则求学必以勤勉谨慎,德业俱精。人人争做文化之人,精业绩而求真理;人人乐做文化之人,以做文化人为荣。二、从文字发掘内涵。(一)文1.“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含义是“外界客体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整体写真、整体素描、整体速写”,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暗含用心观察世界、用心感受生活之意。2.《说文解字》把“文”解释为“错画也”,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文”是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速写,是人类进一步了解事物内在性质的基础。可引申为生命的完整性,学校教育培养的应是完整的人,不能将人发展的要素各自割裂开来:从学科学习上来看,学校的教学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强化各领域学科知识的整合积淀,从学科引申出来的不同的思维及认识知方法的整合发展,如语文强调感性和形象思维、而数学强调逻辑和推算„„;从学习方式来看,静态的思索理解和动态的实践体验、对过往经验的吸收积累和现实生活的创造生发等也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面,不能分割开来。3.《史记·諡(谥)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同“悯”)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公平地施以仁爱,把权利还给每一个人,就好像每一个人都封了爵位一样)曰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也是一种勤谨治业的精神,一种公平公正的慈悲。符合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标准。(二)化1、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就是指变化,改变。《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

是雁****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