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二、实施目标: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三、实施内容:(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张桂喜副组长:刘鑫孙中臣组员:潘中泽冯仰飞满其号杨敏吴承启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张桂喜副组长:刘鑫孙中臣组员:班主任、教研组长及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1、成立组织。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6、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8、确定校本课程。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四)、校本课程的结构: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艺术课程:美术、书法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五)、校本课程的评价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3、课程评价体系(六)几点要求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枣庄市第十七中学2013年9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枣庄市第十七中学2013年9月第二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走进经典------三字经》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10-2011学第一学期六年级本学期我们以《走进经典-----三字经》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力求打造儒雅校园,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受到熏陶,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少年君子。一、指导思想依托校本课程,落实三字经诵读及理解的教学,彰显迎宾路小学创儒雅校园,做少年君子的特色。二、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少年君子三、课程主题创儒雅校园做少年君子四、课程目的1、通过校本课程《走进经典---三字经》的落实,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师生内涵素质的提高。2、通过课程的落实,逐步形成学校“儒雅校园”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3、通过召开班队会,启动阅读三字经,讲故事等措施,让每个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内涵修养的培养。4、通过校本课程《走进经典-----三字经》课程,全面培养学生,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主张在诵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要提升自己,增强自身的修养,力求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取到心灵深处的触动。五、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六、教师安排:校本课程必修课《走进经典-----三字经》全部由语文教师兼任。七、活动所选内容: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

文阁****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