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7万字
约30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docx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第一篇: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摘要:核桃举肢蛾主要危害果实,经2007年4月—2010年10月在翼城县王庄乡弃里村详细观察后,发现该虫在翼城一年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幼虫严重危害期,采用清除黑果、耕翻土壤,药剂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率达85%以上。关键词: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核桃举肢蛾俗称核桃黑,主要危害果实,是降低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时,使核桃果实大量脱落变黑,影响产量可达40%左右。经几年实地观察调查,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危害症状幼虫在青果内蛀食多条隧道,并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变黑,危害早者种仁干缩、早落;危害晚者种仁瘦瘪变黑。被害后30天内可在果中剥出幼虫,有时1个果内有十几条幼虫。2、形态特征:2.1成虫:为小型黑色蛾子,翅长13-15毫米,翅狭长,翅缘毛长于翅宽。后足特长,左右上举翅于体侧,常前后摆动,状如划船。2.2卵:圆形,长约0.4毫米,初产时呈乳白色,孵化前为红褐色。2.3幼虫:老熟时体长7-9毫米,头褐色,体淡黄色,每节均有白色刚毛。2.4蛹:纺锤形,长4-7毫米,黄褐色,蛹外有褐色茧,常黏附草末及细土粒。3生活习性:该虫在翼城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2厘米深的土中越产。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幼虫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危害,7月危害最严重。成虫在相邻两果之间的缝隙处产卵,一处产卵3-4粒。4-5天后孵化,幼虫蛀果后有汁液流出,呈水珠状。1个果内有5-7头幼虫,最多可达30余头。幼虫在果内危害30-45天,老熟后从果中脱出,落地入土结茧越冬。4、发病规律该虫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随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不同而异。高海拔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低海拔地区每年两代。一般多雨年份比干旱年份危害重,荒坡地比间作地危害重,深山的沟顶及阴坡比阳坡及沟口开阔平地危害严重。5、防治技术核桃举肢蛾发生主要是因为发展核桃的地方不适宜,核桃管理粗放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因此控制核桃举肢蛾危害应从适地适树,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促进核桃树健壮生长,提高抗虫为中心,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清除虫果等综合措施,逐步实现控制虫灾。5.1翻耕土壤,清除虫果土壤封冻前,彻底清除树冠下部枯枝落叶和杂草,刮掉树干基部老皮,集中烧毁。翻耕树下土壤,可消灭大部分越冬幼虫。在受害幼果脱落前,及时剪、摘深埋,以减少翌年的虫口密度。5.2生物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在6月每亩释放赤眼蜂30万头,可有效控制举肢蛾的危害。5.3化学防治5.3.1成虫羽化期(6月上旬-7月上旬),树盘覆土2-4厘米厚,或地面撒药,每亩撒杀螟松粉2-3千克,或每株树冠下撒25%西维因粉0.1-0.2千克.5.3.2幼虫孵化期(6月中旬-7月中旬)是药剂防治的重点,分3次进行树冠喷药,每次喷药间隔期10天,药剂有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5%溴氧菊脂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参考文献:北京林学院主编《森林昆虫学》1990.11375-376魏玉君罗秀钧主编《优质高档核桃生产技术》2003.1151-153姓名:李红娟性别:女参加工作时间:1996年9月最高学历: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单位:翼城县林业局联系方式:0357-4922***808第二篇: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核桃根象核桃根象又名横沟象。在四川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在广元市和巴中市特别严重。以坡底沟洼和村旁土质肥沃的地方及生长旺盛的核桃树上危害较重。由于该虫在核桃根颈部皮层中串食,破坏了树体输导组织,阻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输,致使树势衰弱,轻者减产,重者引起树株死亡。受害症状是幼虫刚开始危害时,根颈皮层不开裂,无虫粪及树液流出,根颈部有大豆粒大小的成虫羽化孔。当受害严重时,皮层内多数虫道相连,充满黑褐色粪粒及木屑,被害树皮层纵裂,并流出褐色汗液。该虫在四川、陕西均为2年发生1代,前后经历3年的时间,以成虫和幼虫在根皮层中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叶片、嫩枝补充虫体营养。5-10月为产卵期,90%的幼虫集中在表土下5-20厘米深的根皮层中危害,个别幼虫危害深度可达主根45-60厘米,侧根距主干140-200厘米处也有危害。幼虫危害期长,每年3-11月均能蛀食,12月至翌年2月为越冬期。幼虫白色,无足,稍弯曲。防治方法是在4-6月,挖开根茎部泥土,用斧头每隔10厘米左右砍破皮层,用核桃保果灵I号涂刷受害部位,然后复土,可杀死根部幼虫;立冬前彻底清除树冠下部枯枝落叶和杂草,刮掉树干基部老皮,集中烧毁。翻耕树下土壤,可消灭大部分越冬幼虫。春季,在受害幼果脱落前,及时剪、摘深埋,以减少翌年的虫口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