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案例 第一篇:案例医疗系统案例子罗俊生,辽宁医学院原副院长,2014年1月,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罗俊生的落马不是偶然的,他从辉煌走向腐败的人生轨迹,正是从价值观的偏离开始的。出生于辽阳偏僻农村的罗俊生,凭着钻研和奋斗精神,在组织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他攻读博士,成为神经外科教授,在38岁时就撷取了中国医疗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2012年入选中组部、人社部“百千万特殊人才计划”百人人选。他曾经的理想是当上院士,成为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然而,思想上鬼使神差的偏离却让理想化为泡影。罗俊生从不掩饰自己对名利的渴望,这从他办公桌上摆放的“马上封侯”雕塑上就可以看出。名利本身不是过错,只不过智者正道获取名利而走向成功,愚者邪路追逐名利而迷失自我。他用医术挽救过生命垂危的病人,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因贪婪早已感染了“病菌”,最终发展成不可救药的重症。在当上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后,面对一拨拨的药商、医疗器械商,他开始自我膨胀,把一笔笔巨额“回扣”装进个人腰包。2011年医院购置设备花费上千万元,而罗俊生的“回扣”就高达整个设备价格的六分之一。此时,他已从“亚健康”逐步“病入膏肓”。冯虹,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原院长,2014年1月,因受贿罪和贪污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8年。在她家中的客厅及卧室的显著位置上,供奉着佛像、摆放着宗教用品或算命书籍,在房门的上方,还粘贴着特意从西藏“请”来的符咒。身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两次当选过沈阳市及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听闻组织对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调查时,居然去找“大仙”占卜吉凶。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否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是每个党员干部面临的严肃课题。罗俊生、梁宇恒、冯虹等人,或被名利所俘获,或被世俗、奢华所羁绊,不信马列信鬼神,信奉金钱至上的庸俗关系学,背离宗旨,背弃誓言,深陷腐败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人生如舟,理想信念为帆,须臾不可背离。这些人员均为硕士、博士或有海外留学经历,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有的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专业上有较高造诣。曾经的成绩,毫无疑问离不开坚定理想信念指引。但随着职务的升高、权力的加大,他们把理想信念抛在了脑后,迷失在灯红酒绿甚至求神拜佛里。精神上“缺钙”,行为上“失引”,过去的顺风顺水必然会成为倾覆生活之舟的波涛。一位哲人讲过,守纪者最自由。“在纪律的范围里工作、生活,呼吸是自由的,心情是畅快的。”无视纪律,缺少敬畏,自由必定会离你而去。罗俊生、冯虹等人从破纪开始,最后发展到破法,根本上还是无视纪律,任性用权。结果正如他们在忏悔录里讲到的:今天,我是多么地向往自由,但是自由对我却是如此奢侈;可是昨天当我(无视纪律)向往奢侈时,却没想到今天会失去自由。副市长浙江省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从政18年,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他一帆风顺,先后担任金华市国土管理规划局局长、婺城区区长、兰溪市委书记、金华市副市长等职。可尽管职务不断晋升,朱福林的思想境界却未有提升。他整天谈的是业务工作,忙的是具体事务,自认为只要业务好了,可以一俊遮百丑。他热衷于和老板勾肩搭背,更与几个自认为社会反映较好、做事有分寸、有经营水平的老板称兄道弟,在这些人的精心安排下,朱市长很快就体会到了“做生意”的乐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起初朱福林只是利用自己的市长身份搞些投资入股、民间借贷、炒房卖房等经营性活动,借贷利率和购房优惠也在市场正常优惠范围内,但时间一长,他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他开始通过“借用车辆”、“订房炒房”、“低价买房、高价卖房”、“转让预期投资收益”等貌似合法的方式受贿,千方百计规避“风险”。朱福林全然不顾领导干部的身份,把党纪国法抛之脑后,与老板们沆瀣一气,一心一意想要发财。有时老板们送他现金,他也会处心积虑地以“交易”为幌子进行巧妙包装,以掩盖其违法犯罪的实质。朱福林案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所谓“曲线腐败”——假借“投资”、“理财”等貌似“合法”的名目,大肆受贿敛财。自以为很聪明,可以瞒天过海,实则“聪明反被聪明误”,根本经不起审查,最终难逃法网,徒留唏嘘和教训!朱福林真的不知道那些所谓曲线手段违纪违法吗?未必,他更多的是心存侥幸,不愿相信事实而已。这让人想起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利令智昏的皇帝经不住骗子的诱惑,自欺欺人地穿上“新装”招摇过市,最终骗局被揭穿,为千万人所耻笑。世上会有瞒天过海的手段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位犯罪心理学专家所说,现在一些腐败分子试图通过自以为“巧妙”的手段,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以逃避惩罚。实际上,这个空子不能钻,即使你侥幸钻过去了,也会留下痕迹。神不知鬼不觉、了无痕迹的事情,只可能出现在神话里。奉劝那些像朱福林一样的所谓“聪明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真正的“聪明”,应该效法东汉“四知太守”

文宣****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