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档案学专业个人简历[合集5篇] 第一篇:档案学专业个人简历基本信息姓名:李方方性别:女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身高:户口所在:目前所在:毕业院校: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政治面貌:最高学历:本科所修专业:档案学(信息开发、秘书)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求职意向求职类型:全职应聘职位:档案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希望地点:北京朝阳希望工资:月薪[2001—3000]rmb自我评价★积极热情,善于交流,适应力强,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进取心强,敢于创新和挑战。★有较强的活动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自觉服从公司纪律,对公司忠诚。★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同事相处。★工作踏实稳重,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背景2003年9月至2007年7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学(信息开发、秘书)本科管理学学士学位实践经历★曾任职务:☆2005至2006学年、2006至2007学年担任管理系03档案班团支书,期间主持日常班团工作,组织各种团日活动,并荣获2005-2006学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04至2005学年、2005至2006学年担任管理系03档案班外国档案学、现代经济知识、证券投资等课代表。★学校活动:☆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参加学院举办的科研立项活动,立项内容是“档案学专业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调查报告”,并顺利完成任务;☆积极参加系学生会,加入管理系宣传部;☆先锋社社团社员。★相关专业实习:☆2005年1月18日至4月20日和2006年1月12日至4月11日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进行了以文书立卷归档、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实习;☆2005年7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高招两部门进行档案的归档整理;☆2006年7月10日至8月9日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进行以文书档案归档为主的专业实习;☆2006年9月4日至10月27日参与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档馆二室、声像档案室、总务科、办公室等部门各类档案的整编、组卷、著录等档案业务工作实践;☆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学生处、学生处档案室、就业中心、团委、管理系办公室等部门进行了档案整理的勤工助学。★社会实践:☆2006年4月至5月在家乐福(北京双井店)从事收银员的兼职工作;☆2006年8月在迪信通手机店做迎宾(兼职);☆2006年8月在苏宁电器做手机促销的兼职;☆2006年2月在北京华润超市嘉里店做太子参茶促销兼职。所获奖励★2004至2005学年获单科奖学金★2003至2004学年获学院新生运动会女子3000米第一名,女子800米第三名★2005至2006学年获学院运动会女子3000米第三名★2005至2006学年获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语言能力英语一般计算机能力全国计算机(access)等级考试二级合格联系方式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邮编:)电子信箱:.个人网站:http:///第二篇:浅谈档案学专业前景浅谈我国档案学学科前景姓名:杨巧燕班级:档案1001学号:100202150在档案学的学习中对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它形象的描述了档案学的生命力:档案学家关注的是如何为了未来而把现在完整地保存为过去。档案学在今天发展的基础上将在未来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为了未来”,说明档案学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档案学者目前所做的档案工作是未来更好的研究档案的基石。“完整的保存为过去”,说明现在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有利用价值的资料必须完整的保存下来,它是各行各业的发展轨迹和财富,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指导与借鉴作用。虽然档案学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档案学的学科前景就我个人来看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学与相关学科交叉、借鉴、融合的同时必须专业的保持独立性。目前各行业、专业、学科在高度分化、分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互相交叉、渗透乃至融合的趋势。档案与图书、资料、情报等各种信息也开始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出现了融合之势。档案学在这种态势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原来的基础上使档案学的发展更合乎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二、档案学理论的构建超前于指导社会应用实践。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学科的理论研究,而在指导社会应用实践方面与国外相比过于薄弱。比如在档案馆的利用方面,法国在1789年通过档案机构改革率先实行了档案的开放原则,档案馆的开放为大众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档案提供了前提;档案馆中丰富的史料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并为各行各业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但在中国,部分档案馆部分开放,进馆手续繁琐,导致普通群众对档案馆的利用率很低。档案馆近乎“闭关锁国”的做法使档案学渐渐成为冷门专业,逐渐被人们忽视。理论是指导社会应用实践的基础,指导社会应用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有

小琛****8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