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梨树县气象局2010年气象日宣传总结 第一篇:梨树县气象局2010年气象日宣传总结梨树县气象局“气象日”宣传工作总结“人与气候”为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我局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为基础,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提出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理想为核心,突出强调我局气象事业的地方性的特点,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宣传活动,现总结如下:(一)思想上抓认识、行动上抓落实在3月上旬,我局的气象日宣传活动就已着手准备,就今年气象日的宣传活动进行详实的部署,成立了以马旋局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号召大家从思想上将这次宣传工作认识到一个层次,并就详细的工作部署进行人员分工,人员各就其位、各负其责。(二)采取宣传的形式1、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宣传我局凭借电视天气预报背景广告的优势效应,进行宣传报到,将今年气象日的主题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打成循环字幕滚动播出,起到了强化收视的效果,并在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让百姓对气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2、通过广播电台开设专栏宣传气象从3月20日开始我局在梨树人民广播电台的《梨树生活》节目中开设了“气象专栏”,以知识和讲座的形式着力宣传《气象法》、《吉林省气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另外马旋局长就当前的天气形势分析及预测对春耕生产所提的生产建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项“气象专栏”节目,每周六次重复播出,对相关政策法规起到广泛的宣传作用。3、以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在世界气象日的前一周,我局就开始了送气象知识下乡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共出动气象科普宣传车两台,在农村集镇的人员密集区进行气象宣传图册、宣传单的发放,为广大农民朋友解答农业生产和生活当中遇到的与气象知识相关的内容。3月23日当天我局在县中心繁华地段设立了气象咨询台,向过往行人讲解防雷及农业气象方面的相关问题。在县委、县政府两侧张起条幅,共散发宣传单3000余份,传单主要围绕今年气象日的主题以及12121信箱、夏季防雷的一些小常识,农民群众关心的农业生产问题,和我局的天气预报背景广告、专项有偿服务、防雷工程的监审和设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内容,设计新颖独特,使人一目了然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三)宣传活动的意义此次世界气象日的宣传活动,从内容上、形式上、程序上都比历年有所更新和实破,尤其对中国气象局出台的8号令、9号令、10号令、11号令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进行大肆的宣传,这对于提高我气象行业的知名度,更扎实、更有力地开展地方气象事业,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气象环境,使气象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具有一定的深远的意义。梨树县气象局2011年3月23日第二篇:世界气象日(气象局)宣传标语世界气象日(气象局)宣传标语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1、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2、20xx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人与气候。3、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5、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6、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7、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8、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9、提倡简朴的生活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10、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11、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12、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13、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21日正式宣布生效,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1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0xx年2月16日正式生效!16、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17、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18、我们也能人定胜天!19、天气尽在掌握之中!第三篇:气象局“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总结气象局“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总结我局围绕xxxx年“x.xx”世界气象日“太阳、地球和天气”这一主题,通过局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服务短信等方式进行了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活动开展情况1.通过新都天气政务微信、新都气象政务微博、服务短信等方式解读xxxx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进一步提升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效率。2.通过新都天气政务微信、新都气象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及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公众对气象的了解与关注,提升了群众运用气象知识趋利避害的能力,为气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志愿者参加在新都区气象局观测站举办的“气象防灾减

美丽****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