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桥梁美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桥梁美学教学大纲《桥梁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中文名称:桥梁美学英文名称:BridgeAesthetics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方向选修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开课学期:春总学时:16总学分:1周学时:2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编号):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为四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设。课程系统讲授桥梁美学的基本原理,介绍各种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要点,以及色彩、材质的处理方法和原则,结合CAD介绍桥梁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桥梁美学设计基本内容及方法,为今后的工程实际工作做准备。建议教材:无参考教材:《桥梁建筑美学》(第一版);作者:盛洪飞,出版地: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年《桥梁美学》(第一版);作者:和丕壮;出版地: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年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桥梁美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同桥型的美学设计要求,及色彩和材质的对桥梁美的作用。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共16学时,讲解桥梁美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美学设计原理。桥梁美学概论(2学时)桥梁美学的研究与发展,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桥梁建筑的艺术特性,桥梁建筑的几何构成与形态感情。了解桥梁美学的发展与基础,根据桥梁建筑的特性,了解美的本质和表现形态,认识美与丑、美与真、善的关系。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2学时)桥梁美学的统一和谐、均衡稳定、比例协调、韵律优美等要素,以及桥梁的美学特征,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关系。掌握桥梁美学的几大要素,并能结合实际桥梁点评桥梁的美学特征。熟悉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关系。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4学时)桥梁、拱桥、刚构桥、悬索桥、斜拉桥、附属设施的美学设计。了解各种型式桥梁以及附属设施的的美学设计。桥梁的色彩与材质(4学时)桥梁的色彩设计,材质、色彩的相互搭配处理。熟悉桥梁色彩设计的内容,了解桥梁建筑材质、色彩的相互搭配处理的原则及方法。桥梁景观设计(4学时)桥梁景观设计,桥梁景观设计的视觉表现,计算机辅助桥梁景观图的制作方法。了解桥梁景观设计的的方法,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制作桥梁景观图的方法。四、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进程布置适量的作业和思考题。五、考核方式考查。六、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40%;期末结业论文占60%第二篇:《美学》教学大纲《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学英文名称:Aesthetics课程代码:01259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修订人:廖国伟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审核人:陈雪军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美学原理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本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美学原理是阐述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的重要方式,对于大学本科生了解审美的基本原理、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美学原理能够系统掌握和理解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运用审美的基本原理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以及理论表达能力,对于提高基本素质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如下:1.系统掌握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审美现象。3.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4.感性直观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二、教学内容、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第一章审美经验(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本章要求理解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重点理解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审美知觉的概念及其审美知觉特点;了解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讲授内容:1.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2.审美知觉。3.想象。第二章审美的属性与美的本质(理论讲授4学时、讨论1学时)本章的重点、难点都在于理解美的本质的复杂性与难解性,要求学生掌握审美的非功利性特点,了解审美的现代性和审美的政治性的属性。讲授内容:1.审美的非功利性。2.审美的现代性。3.审美的政治性。第三章审美需要与审美愉悦(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本章要求掌握审美需要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理解审美需要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审美愉悦的条件、审美需要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文化对于审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讲授内容:1.审美需要的构成。2.审美需要的历史发展。3.审美愉悦的条件。第四章形象与再现(理论

一吃****福乾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