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桧溪先进事迹5篇 第一篇:桧溪先进事迹桧溪镇工会地税代收工会经费先进事迹材料在省、市、县总工会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桧溪镇工会在2009年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建会筹备金)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云地税发„2008‟292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地税代收工作,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部门配合、社会理解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工会经费代收工作的顺利推进,收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工作取得的成绩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根据《云南省地方税务局、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地税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的通知》(云地税„2008‟292号)文件精神,自2008年10月开始,在县总工会的业务指导下,桧溪镇工会积极主动与地方税务局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成立了桧溪镇地税代收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以此同时,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工会组建工作明显加快。通过联合地税部门对对未建立工会并已缴纳了建会筹备2四是以会代训宣传。2009年4月15日,桧溪镇组织召开了各机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工会负责人30余人参加的“桧溪镇地税机关代收工人经费和建会筹备金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了省、市、县总工会的有关通知精神,并结合桧溪镇工作实际,对地税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为地税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桧溪镇工会耐心细致的宣传下,逐步得到各单位理解、支持、配合,使广大职工和缴费单位认识到税务代征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的重要意义,使缴费单位认识到了由地税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的合法性、必要性,争取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税务代征环境。(三)加强缴费单位的数据收集和整理,为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缴费单位缴纳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的数据健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税务代收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为做好相关单位的数据采集工作,桧溪镇工会按照省、市、县总工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专人到税务、工商、财政部门协调收集各相关单位数据,认真进行了对比核实,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桧溪镇税务代收征期的缴费登记户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为全镇开展地税代收工作打下了基础。(四)相互配合,联合推进,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篇:桧溪镇中心校2017教学工作计划桧溪镇中心校2017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教育精神,紧扣“率先、创新、优质、品牌”的发展主题,坚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质量强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持科研兴校,抓实校本教研,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坚持特色立校,创新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重点1.一个中心——在巩固学校现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和课题实验,在求真务实抓质量上做文章。2.两个提高——立足“实际、实在、实效”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通过管理求实效,通过管理出成绩。——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支更加高效、进取、创新的师资队伍。3.三个加强——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实,确保课程实施科学高效。——加强校本教研实、效、新,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新教育实验,确保学校新教育工作在同类学校中保持领先位置。三、主要工作及措施(一)措施保障,深入实施新教育坚定不移的深入推进“新教育”,将新教育实验作为学校头等大事去做,成立新教育研究室,建立新教育研究工作制度,确立新教育发展规划,申报新教育研究课题,组织全员参与实验,今年在已实施的缔造完美教室和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上再做深入研究,使其运行更科学,更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开始在教师专业发展,构筑理想课堂上出思路,做文章。将新教育“六大行动”,逐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逐一实现新教育“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二)、以师为本,抓实学习研训1、加强教师职业修养,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继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学习优秀教师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学校于9月份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组织师德演讲比赛,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要求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读一部教育名著;至少订阅一本教育教学刊物;2、强化“名师工程”,落实教师培养目标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对教师业务素质进行动态管理

岚风****5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