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植物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植物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4万字
约24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植物论文.docx

植物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植物论文

第一篇:植物论文台州学院植物学课程论文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09级二0一0年六月天目山食用植物08级科学教育2班0831030055蒋小娜[摘要]天目山地处亚热带,植物种类丰富,是食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天目山植物的初步认识,将综述天目山食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天目山食用植物种类为了加强对天目山野外植物的认识,以及对中国食用植物的了解,我选择《天目山食用植物》这个课题来概述野外实习的心得。1、天目山的概述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山体由东、西两山组成,东边的叫东天目山,最高峰大仙顶,海拔1478米;西边的叫西天目山,绝顶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山峰巅各有一池,都称“天池”,左右相对,宛如巨目仰望蓝天,天目山由此得名。天目山体东西约长130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由于天目山树木茂盛,利于鸟群栖息。其鸟类有180种,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山鸳鸯”天目山除了十里不同天”树景外,还有古刹禅源寺、狮子岩、倒挂莲花、眠牛石、四面峰、西关龙潭等景点和分经台、太子庵、洗眼池”昭明寺下院”等与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有关的古迹。天目山山高林密,气候凉爽,盛夏平均温度25℃,最高温度也只有32℃,白昼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天目山素有“天然植物园”、“森林公园”和“大树王国”之称。其植物种类繁多,高等植物计246科,974属,2160种,其中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藓类植物222种,苔类植物69种。可供药用的有1200余种。以“天目命名”的植物37种,国内外采自天目山的模式标本植物有83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种,如天目金粟兰、天目铁木、天目朴、天目蝎子草、羊角槭、天目蓟、天目风毛菊、天目贝母、天目凤仙花、独花兰、象鼻兰等,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其中二级保护植物12种,三级保护植物23种,占浙江省保护植物的64%。因此,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一处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2、天目山可食用植物食用植物指可食用的植物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天目山的食用植物种类非常的丰富,其中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蕨类植物等等。具“活化石”美称的银杏的果实就可以食用;像虎耳草科的虎耳草叶可以生吃或烹煮;地榆的嫩叶生吃或煮熟,味道都不错,且内服可治疗胃部不适;蓟的柔细嫩枝去皮,可以生吃或煮食。嫩根可以烹煮,每个花头基部都有一富含营养的“坚果”,可以生食;青蓼的嫩叶可以生吃,也可按照菠菜烹饪;而且在蕨类植物中可供食用的种类也多,如在幼嫩时可做菜蔬的有蕨菜(Pteridiumaquilinum),毛蕨(Pteridiumrevolutum),菜蕨(Callipterisesculenta),紫萁(Osmundajaponica),西南风尾蕨(Pteriswallichiana),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等,不但鲜时做菜用,亦可加工成干菜,以供食用;许多蕨类植物的地下根状茎,含有大量淀粉,可酿酒或供食用,如食用观音座莲(Angiopterisesculenta),其地下茎之重,可达二、三十公斤,蕨莱(Pteridiumaquilinum)的地下茎以及其他许多种类,都含有丰富的淀粉。3、天目山食用植物的分布特征根据地理成分划分标准,西天目山药食用植物可归属于15种分布区类型,主要以温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特征显着。而按照李锡文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系统,本区中国特有属14属,其所在科的区系类型如表3所示,其中,北温带分布共6科,占总科数42.9%,其次是泛热带分布有3科,占21.4%。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天目山食用植物北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也有相当的优势,体现出本区区系的热带性质到温带的过渡性特点,但它不是各种性质的区系成分的简单“混合体”,而是与区系的原生性质密切相关。4、天目山食用植物的发展食用植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且促进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它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像天目山的特产坚果类如山核桃、杏仁等可通过旅游等销售途径将其出售,既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又可拉动内需。而有些植物可通过人工选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多倍体等多种科学方法来改善其品质,相信其将来的发展前程将光明无限。参考文献[1]王祖良.用生态学理论理解自然保护区[J].浙江林业,2007,(02):36-37.[2]杜晴洲.保护与开发并举自然与文化合壁[J].浙江林业,2007,(01):38-39.[3]顾松铨.墨山乐水情系天目—记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谭维贵[J].浙江林业,2007,(06):22-23.[4]候宽阳.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M].北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植物论文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