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依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实验室要求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实验室有移动的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备有消毒品,消毒器材和设备。有感应的流水装置,备有洗眼器、眼罩,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内温度、湿度适合工作要求。二、安全操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实验室内不得进行饮食、吸烟和化妆打扮、会客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私人和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实验室内;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手套破损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用品。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的整洁。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液体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按照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处理。三、废弃物品的消毒处理1.血液标本、细菌培养基应就地消毒、灭菌后再按医疗废物处置,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痰、粪便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针头、载玻片、吸管等锐器,放在锐器盒内。回收的输血袋按医疗废物处理。5-不用回收的一次性消耗品,如吸头、吸管、胶塞等直接装入医疗废物袋内,按医疗废物处理。6.实验室所有垃圾,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四、健康监护1.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应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遇到职业暴露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时,接触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各釆血检査一次HIV抗体。患有皮肤疾患、皮肤溃烂、破损情况要及时诊治。相关文件: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3.《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第二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第三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检验科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检验科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3、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置、手套。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对病人进行采集前消毒。6、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7、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8、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9、保持室内

康平****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