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0万字
约171页
0
1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docx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第一篇: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新闻学部分:一、辨析1.新闻价值的概念辨析2.新闻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辨析二、新闻娱乐性上面三道题都是以前考过的原题。三、材料题大意讲的是:一个美国记者名字叫洛,由一个警察提供线索给她,但是有一次,警察提供给她的线索是有一个地方正在进行毒品交易,却没有人制止,经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个时候这些警察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岗。是警察的失职。洛将这个事件曝光过后,警察局引起了巨大**,再也没有人愿意给她提供线索了。但是后来又有更多其它的警察愿意提供线索给她。请问:如果评价新闻来源和记者之间的关系传播学部分:一,辨析1.辨析“使用与满足理论”2.传播学研究主流研究范式,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他们所研究的目的就是让这个社会如何更好的运行。二,分析:请论述大众社会理论并且分析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三、材料。2010年出现了多起校园暴力事件,这一方面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不力,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通过大众媒介学习了一些报复的手段,并且用类似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第二篇: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武汉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众传播学试题一、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3题,60分)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20分)【参考答案】非语言符号是相对于语言符号而言的。同属于人类使用的符号体系。非语言符号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同时自身也具有意义;(2)体态符号;(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起着三个方面的作用:(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及其缺陷。(20分)【参考答案】“使用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使用满足理论”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2)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3)“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局限性:(1)“使用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一些学者虽然也提到了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但他们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考察。(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3)“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对传媒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20分)【参考答案】霍夫兰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人物之一,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二十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一年后获硕士学位。24岁在耶鲁大学拿到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耶鲁大学执教,33岁升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的系主任。他开辟了社会心理学中“态度”问题研究的新领域,并且毕生集中在此,尤其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霍夫兰的态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二战后期的1943年到大战结束的1945年;后一阶段是从1945年到他1961年去世。前一阶段只是他学术生涯的序幕,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扩大和延伸。在前一阶段,为了解决关于战时美国报道的宣传问题。美国军方根据陆军参谋长马歌尔的指示,召集大批心理学专家,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年仅31岁的耶鲁大学教授霍夫兰负责具体事务。这项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而且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在后一阶段,重返耶鲁大学。出任心理学系的系主任。继续态度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耶鲁学派,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设立了后来以“耶鲁研究”而著称的传播研究项目。“耶鲁研究”旨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辨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哪类劝服性传播的效果有所增强或减弱”。此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探讨的问题更加深入,产生的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武汉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试题

文档大小:1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