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docx / 文档详情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4万字
约30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docx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

第一篇: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第一章绪论一、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二、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三、微生物与我们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一)微生物的发现(二)微生物学的奠基1.巴斯德2.柯赫(三)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四)20世纪的微生物学(五)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五)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六)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五、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思考题:1.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2.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3.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第二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无菌技术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2.接种操作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法2.涂布平板法3.平板划线法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四、单细胞(孢子)分离五、选择培养分离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富集培养六、二元培养物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2.暗视野显微镜3.相差显微镜4.荧光显微镜5.透射电子显微镜6.扫描电子显微镜7.扫描隧道显微镜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略)思考题: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光镜和电镜)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3、试利用表格形式对各类显微镜在原理、样品制备和观察方面的异、同进行概括、比较。4、试找到一篇使用微生物照片的文献,分析该文为什么要使用微生物照片,采用的是何种显微观察技术?依你之见,该文作者的这张照片还可以用哪些技术获得?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第一节真细菌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一)个体形态与排列(二)大小(三)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2、细胞质膜3、细胞质和内含物1)概念2)贮藏物3)磁小体4)羧酶体5)气泡6)载色体7)核糖体8)质粒4、核区(nuclearregionorarea)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1)概念2)细菌芽孢的特点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4)芽孢的耐热机制5)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形成的生理调控6)伴孢晶体7)细菌的其他休眠构造6、糖被1)概念2)特点7、鞭毛1)概念2)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4)鞭毛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8、菌毛9、性毛二、放线菌(一)概念(二)形态与结构1、营养菌丝2、气生菌丝3、孢子丝(三)生长与繁殖(四)菌落形态(五)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一)立克次氏体1、概念:2、特性(二)支原体1、概念2、特性(三)衣原体1、概念2、特性四、粘细菌(myxobacteria)(一)概念(二)生活史1、营养细胞2、子实体五、蛭弧菌(Bdellovibrio)(一)概念(二)特点(三)寄生方式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一)概念(二)特点第二节古生菌一、概念的提出二、细胞形态三、细胞结构(一)细胞壁(二)细胞膜(三)细胞质和内含物(四)细胞核第三节真核微生物一、霉菌(一)概念(二)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三)形态结构1、菌丝2、菌丝的特化3、细胞结构(四)菌落(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1、繁殖方式2、生活史二、酵母菌(一)概念(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三)形态结构1、个体形态2、细胞结构(四)菌落特征(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1、无性繁殖2、有性繁殖3、生活史思考题: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types)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5.营养缺陷型第二节培养基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1)pH2)水活度3)氧化还原电位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1、按成份不同划分1)天然培养基2)合成培养基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1)固体培养基2)半固体培养基3)液体培养基3、按用途划分1)基础培养基2)完全培养基3)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4)鉴别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