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docx / 文档详情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5万字
约41页
0
3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docx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

第一篇:比较文学学习心得中文0993大魔王2009959036比较文学学习心得一学期的《比较文学》学习,在此,即将告一段落。而对于这个《比较文学》本科期间不深讨的课程,一学期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些心得和自己的想法。开课处,老师说道,《比较文学》目前还是一门不成熟,虽然《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学关系的研究,即使它最早出现在法国,但是,至今,比较文学还是一门没有取好名字的学科。前几天一个在北京同样学中文的朋友跟我说:“比较文学太不成熟了,学科出现到现在有70年的历史,最多可以算作100年吧。”关于这个历史长短,我没有去研究过,更没有仔细论证过。但是,我觉得,比较文学这个学科不成熟与它的历史短似乎是毫无关系。比较文学之学科不成熟是因为“研究群体”的票友性质,不具有井岗山精神。我本来就对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没什么好感(对其它带有“比较”二字的学科也一样),真不知道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能得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本来“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好的,但现在好像都为比较而比较了,还成了一门显学。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很浮躁,绕来绕去,都没有抓住重点和实质。好在我们的朱老师的讲课极为生动,虽然《比较文学》本身是比较枯燥,但老师总会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回过头再来讲解课本内容。于是,先前对《比较文学》比较消极的想法,慢慢的就殆尽了。那么,我先说下我学到的关于《比较文学》。所谓比较文学呢,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18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几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普遍接受。19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那么学习《比较文学》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大学学习,归根结底是要为日后的人生服务的。简而言之,之后的工作能不能用到《比较文学》这是我所关心和了解的方面。中文系里的专业,现在找工作最不容易找的是古典文献、古代文学,但是古典文献又是中文系里研究最实在的、最成熟的,只是研究的人太多吧?在实在的这一点上,现当代文学自然没法去比。不过,人们批评古典文献一般是从“创新”上去批评,说古典文献没有“灵性”没有“思想”,只是故纸堆。最近几年,研究古代文学的人里边也有一些乱整的成份了,比如,解读“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什么什么稀奇古怪的“解裳”、超现代的床,解读“蜡矩成灰泪始干”和金瓶梅差不多了,等等,都是信口雌黄,“灵性”飞扬了,这也不好。总之,不成熟的学科,“钻空子”容易些。成熟的学科,“进步”缓慢些。不过,客观地说,不成熟的学科总得快一点成熟才是,成熟的学科也要锦上添花才行。许多东西,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办法拿来彼此比较,张三不能跟李四比,李四不能跟王五比,张三是博士不一定比王五是硕士好多少,李四写了十篇文章不一定比张三只写了一篇文章强,李四发表的“权威核心”是个不成熟的学科不比张三发表的“一般刊物”强,不同学科之间,确实很难去相互比较,就研究者个体来说是这样。但是,就学科整体来说,还是能够进行比较的,一比较就看出来拿个是不成熟学科哪个是成熟学科了。我个人是推崇“比较”二字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为比较而“存在”。只是,问题是,“比较”的前提是学术的积淀、知识的积累,没有跨学科的、十年二十年的、冷板凳的积淀、积累就不要去做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学术,不是靠忽悠人就能行的。学术也不能靠韦小宝那样的灵活就能行的,从读大学到评上了教授、博导一直都没有读几本书的人也不少,这才是问题所在。不管你是韦小宝不是韦小宝,都得有冷板凳的读书的经历、积淀、积累才行。我个人是不会去批评“比较”的。但是,“比较”的前提是学术积累,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就不要去“临时”地造出个学术的原子弹来!临时的拼凑,拿个名词术语吓唬人,没有学习经历、知识学术的积累就忙着去创造希奇古怪的“前沿学术”,这才是问题的症结,这是学术欺骗,这是“生意人”的所谓的“学术”,不是真正的学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

文档大小:3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