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氓·教案.docx / 文档详情
氓·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万字
约22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氓·教案.docx

氓·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氓·教案

第一篇: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诗经》的基本常识和其现实主义创作传统。2.学会赏析叙事性诗歌,同时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3.把握诗歌的情节,梳理文章层次,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学会在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4.反复诵读,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性格与领会抒情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感情。5.升华总结,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时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其他原因。【重点难点】1.掌握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2.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价值【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研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爱情是一篇写不尽的传奇。从汉乐府“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贞,再到古诗十九首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的牵挂,从唐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动人心愿,再到宋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不悔。然而,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美好的呢?经历了另一种爱情的女子,她又会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氓》。(同时板书“诗经•卫风•氓”)二、介绍《诗经》提问:既然《氓》出自《诗经》,那么我们也有必要介绍一下《诗经》了。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了《诗经》中的其他作品,例如《关雎》和《蒹葭》,大家对《诗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诗经》呢?明确:(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为“五经”之首。(提问:“四书”和“五经”分别是什么?)(明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2)《诗经》按其内容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部分为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主要为宫廷乐曲歌词,为周代贵族所作乐歌。也有一部分民歌。颂,分为“商颂”“周颂”和“鲁颂”三颂,共45篇,主要为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国风中的诗歌,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诗经》的精华。与屈原的《离骚》被合称为“风骚”。《诗经》中诗歌的来源有“采诗”一说,即由朝廷派专人去民间收集各地民歌。《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3)《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赋者,铺也”。朱熹称赋即为“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排比。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起兴、起情,通过先言之物的特征而产生某种类似的感受与联想,再引出所要吟咏的主要对象。比和兴有时很难区分,所以我们一般笼统的称为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提问:《诗经》的“六义”是什么?)(明确:风、雅、颂——表现形式,赋、比、兴——表现手法)三、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正字音。同时提出以下问题让同学思考。提问1:诗歌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提问2:女主人公的情感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情节归纳(根据同学们的分析板书)第一部分1-2节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男女恋人相思、结婚恋爱——热情、幸福第二部分3-5节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控告男子移情别恋→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婚变——沉重、悔恨第三部分6节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所以选择离开离开——清醒、决绝五、人物形象分析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归纳总结,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又深了一步。下面我们根据刚刚得到的这些信息,再次阅读原文,来分析以下女主人公和氓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明确:(1)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温柔、热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勤劳“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清醒、刚烈、坚强(2)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急躁“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不专一、不负责、品行不端六、写作技巧提问:刚刚我们分析了这首诗的人物形象,不仅是美丽善良的女主人公,还有反面人物——不专一不负责人的氓。下面让我们继续回到课文之中,让我们学习诗经的艺术手法。我们重新读一下课文,带着这样的问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两句用了怎么样的表现手法?有的人认为这两句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如果这两句分别改为“女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氓·教案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