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永登县第八中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经验交流 第一篇:永登县第八中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经验交流聚集课堂强化应用——永登县第八中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经验交流一、学校基本情况永登县第八中学创办于1998年8月,是一所永登县县属独立初中。学校地处县城南端,占地面积26.5亩。校内有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各一幢,总建筑面积约6300多平米。现有教职工10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54人。有2175名学生,分设30个教学班。学校连续九年获得永登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初中毕业会考“金牌学校”;先后七次获得兰州市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2007年学校被评为兰州市农远项目示范性学校。十多年来,我校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信息化设备建设、平台开发、网站建设、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管理应用、资源建设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机遇,以教科研为先导,课题研究为主线,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努力实现网络环境下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实施培训、应用、研究三位一体,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信息技术的应用牵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目前,一批教育信息化平台在学校的办公、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并已成为学校日常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二、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使用情况学校于2002年10月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校园局域网”,将学校仅有的40多台计算机依托信息中心接入互联网,依托多媒体功能厅接入闭路电视网,2004年初,我校被列为甘肃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学校,在收到该项目设备后,及时建成了我校的资源中心,将它并入“校园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网上1的资源共享。但是由于当时我校学生总数多,班额大,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还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需要,尤其在一些学科整合课程中,矛盾更为突出。为此,我校积极申请农远项目模式三的配备,于2005年12月到位并投入使用。同时我们针对项目设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进。硬件方面: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前后共投入17000多元,主要用于:①购臵了一台录像机,以便及时录制教育台播出的优秀课例;②为卫星接收PC机配臵了一块大容量硬盘,专门接收保存远教IP资源;③将网络教室升级为有盘站,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教室学生机无硬盘的瓶颈问题。④为卫星接收PC机另外配臵了一条音频分频线和一条同VGA电视连接的音频线,这样,VGA电视在接收PC机的信号时,不但能收看到图像,而且能收到声音,收视效果就会更好。软件方面:首先,我们将“模式三”的34台计算机全部并入了我校的“校园网”,以便于师生们方便地浏览信息、查阅资料。其次,将卫星接收PC机的系统由原来的WindowsXP改为Windows2003,架设了一个Web站点和一个FTP站点,将远教IP资源和其他一些教育资源以及老师们自制的优秀课件等分别放在Web站点和FTP站点上,每周周一至周五,由资源中心负责利用卫星地面站接收教育卫星宽带网上的教育资源,下载到WEB站点上,同时搜集一些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如电子图书、优秀课例等,及时地分类存放在FTP站点上,供校园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随时调用。并根据中国教育电视报上的安排将同步课堂以及国家课改实验区的优秀课例有计划地进行录制,以便于师生轮流观看。另外,建成了两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在正常工作日由专人负责,并将我校现有的教学光盘分门汇总,制成表册,分发给各教研组,以便于教师随时借用观看。由专人负责模式三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运行。要求在多媒体室上课的教师提前一天在管理员处预约,登记上课的班级和时间,上传上课所用课件,并在课后做好2相应的运行记载。学校对各班每周的2节计算机课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一节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而另一节则由学生根据各学科教师开出的作业单到网上搜集信息,获取知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2007年完成了永登县第八中学网站的建立工作,给师生交流、家校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这些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师们正常教学的需求。为此,学校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共投入52.8万元建成了33个多媒体教室。2011年学校的资金投入继续向教育信息化方面倾斜,为方便老师们制作课件,本学期开学投入53.7万元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三、教师培训及应用情况1、以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为切入点,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保证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校以校本培训为主,对教师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培训。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我校全体教师自2002年至20

白凡****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