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西:高效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区域绿色崛起 第一篇:江西:高效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区域绿色崛起在目前普遍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推动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共同推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江西作为能源资源匮乏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面对绿色浪潮的机遇与挑战,江西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一、低碳经济是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决择(一)低碳经济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品种单一从能源消费结构看,2009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5812.54万吨标准煤,物质生产部门消费总量5050.97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部门4336.59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6%;农、林、牧、渔业156.26万吨标准煤,占2.7%;建筑业为45.36万吨标准煤,占0.8%;交通运输业为387.43万吨标准煤,占6.7%;批零和住宿、餐饮业为125.33万吨标准煤,占2.2%。非物质生产部门能源消费为160.9万吨标准煤,占2.8%。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能源600.60万吨标准煤,占10.3%。由此可见,江西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所占比重较大,其能耗增减变化左右江西能源消费总量的规模和速度。从能源消费品种看,江西是一个“缺油少煤乏气”的省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很大,50%的能源需要从外部调入。煤炭仍是主要能源消费品种,2009年,煤炭消费量为5356.11万吨,占江西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超过70%以上。煤炭消费的比重高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造成江西的酸雨不仅频率高、强度大,而且受污染面积大。2009年,石油消费总量为543.49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3.6%,其中大部分用于交通部门和工业部门,分别占石油消费总量的43.8%和26.2%,交通部门能耗比工业部门高17.6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居民交通用油比重也逐步上升。2006年开始,江西才有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2009年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仅占能源消费量的0.5%。江西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2万KW,可开发量为510万KW,分别占全国水利资源的1%和1.4%,大多是径流式电站,低水头,大流量的占多数,开发难度大,极大限制了水电在江西的发展。目前,除了万安已有装机容量40万KW外,几乎没有可供开发的大型水电站。2009年,江西水电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7%。2.三产发展滞后,产业结构明显重型化江西三产业结构中,能耗高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较快,而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江西三次产业经济结构为14.5:51.2:34.3,尽管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但与2005年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2005年比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提高了5.9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江西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要把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必然要加快发展。如建设江西铜业公司70万吨铜冶炼基地和新钢、萍铜、南铜三大钢铁工业基地等等,都将使江西经济结构向偏重型发展。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占33.6%,重工业66.4%,重型工业结构,加大了能源消费总量。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2.1%,而能耗所占比重却高达83.8%。3.能源利用率偏低,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水平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江西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如水泥、钢铁行业高能耗、高污染、装备差的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在统计监测的55种产品单耗中,有26种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47%。其中,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每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高1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高10%。(二)低碳经济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重要抓手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这个区域以江西3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生

白凡****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