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师范大学201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第一篇:河南师范大学201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一、填空(共20分,每空2分)1、中国银行标志设计者是______________,中国工商银行标志的设计者是陈汉民。2、_________________园艺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追求标新立异、活动浪漫、造型夸张。3、威廉·莫里斯是______________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4、包豪斯在设计理念上提出三点:一是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规律的法则进行。5、波普设计形成了特有的设计流派和风格,产品充满了戏剧性、浪漫性的效果,令人啼笑皆非的波普形象,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和视觉冲击,其代表作有袋椅、_______________。6、隋唐时代,中国陶瓷产生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体系和窑场。7、______________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它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8、数字化的虚拟分为三种形式,一是___________,二是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三是对现实背离的虚拟。9、_____________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法造物的文化。艺术设计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富有代表性。10、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在建筑设计中统领全局的设计师即“______________”。二、名词解释(共28分,每题7分)1、装饰艺术2、设计美学3、非物质设计4、生态设计三、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1、简述设计师的职责?2、简述包豪斯的主要成就?3、简述道德价值与设计的关系?四、论述题(共72分,每题24分)1、怎样正确理解设计与艺术的关系?2、为什么说艺术设计是新知识创新体系的一部分?3、根据个人的认识和体会,谈谈你所构想的未来设计是什么样子?第二篇: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分析》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以检验考生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的熟练程度为主。二、考试方法和时间:考试方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三、考核知识点:1.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及性质;N、方法的证明;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各种计算方法。2.连续性的定义及性质;连续性、一致连续性的证明及其应用。3.微分和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微分中值定理、Taylor公式、不等式的证明及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4.不定积和定积分的定义;积分中值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计算和有关的证明。5.数项级数收敛、发散的判别法,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域、级数和函数的求法及函数的Taylor展开。6.平面点集;二元函数极限、连续的定义及多元函数极限的求法;多元函数偏导数及全微分的定义、计算及有关的证明。7.广义积分、含参量积分的各种敛散性判别法及含参量广义积分的一致收敛性判别法;含参量积分及含参量广义积分的连续性、可微性、可积性及其它们的应用。8.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计算;第一类曲线积分、第一类曲面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第二类曲面积分的计算;格林公式、高斯公式的应用。四、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6年6月第三篇: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科目名称语言学概论与写作(431)(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统一印制的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第一部分语言学概论(100分)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语言符号的性质2、词义引申的隐喻和换喻3、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4、音位变体及其类别二、简述题(60分)1、有人认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i]、-[]、-[]三个音素出现的环境是互相补充的,也不会出现对立现象,因而可以归入一个音位/i/,这样[i]、-[]、-[]就是音位/i/的三个条件变体。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从音位归纳和确立的原则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0分)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请举例说明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在语法中的具体表现,并以汉语为例说明古今汉语语法在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上的发展演变情况。(25分)3、略述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特点,并举例说明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关系及其成因。(15分)4、简述语言融合的原因

论文****酱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