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9.4千字
约16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x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科学对教育回报,我们音乐老师得好好掌握现代科技,把有效的、直观的、形象的课件合理地带进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一位教育教育界老前辈曾说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使教育更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教学改革更加深化,学生在与网络、电脑多媒体的接触中,对周围的世界更了解,对社会更有责任感,生活得更有意义、更丰富多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使教学更具创造性,更具有时代感,教学效果更显著、更高效„„显而易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索(初中版)”的学习让我对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整合有了细致的了解。以前,我总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制作ppt课件只是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花哨,过于讲究声音、录象、动画和投影,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运用感官感受“大容量”教学内容,最终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降低了课堂效率。所以造成了有的课堂表面上很热闹,气氛活跃,但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掌握的音乐知识却很少。那么,这节课只是一节老师的表演课。削弱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的地位。但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让我感受到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引起了教学的深刻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了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等的改变,这是与课改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效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对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才能在教学课堂上运筹帷幄。真正的让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启发、引导学生去自由自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做到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本,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音乐教学目的服务的目的。第二篇: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一、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节奏,体会音乐的意境。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丰富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定会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在欣赏管弦乐合奏曲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了解乐曲里面的各种乐器的形状结构和音色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别插播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展示每种乐器的图片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每种乐器从形状到音色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的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欣赏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六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在欣赏课中的应用长期以来,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变化不大,教师往往采取先介绍作者、背景、乐器、然后就是听赏每一段后分析情感这个方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在上课的时候还能勉强听,到课后能说出点东西来的还不多见。那么,我们能不能试着运用探究发现式的方法来学习呢?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活动,特别是在进行浏览性欣赏与增大课堂容量的教学活动中。如在课例《渔舟唱晚》的教学中,教师在欣赏了本课曲目后有让学生欣赏了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教师举例使学生感受了音乐中的动与静之后,学生便根据自己的音乐体验,在因特网上搜寻以动为主的音乐以及以静为主的乐曲,同时将自己的收集成果展示给全班欣赏。这样,不仅即时反馈了学生对静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一个主动学习者,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了许许多多的曲目,使课堂容量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的增加了。在学生上网搜寻曲目时,必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