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3万字
约24页
0
2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docx

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

第一篇: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摘要】在青少年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是当今形势的需要,在青少年时期开展科技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肩负着祖国建设事业的重任,青少年科技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在青少年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青少年科技教育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科技教育是当今形势的需要1986年3月3日,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露嘉和陈芳允联名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战略性技术发展”建议,邓小平同志对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指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于是我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于1987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00年完成,为落实好“863”计划,于1988年3月,我国又决定实施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它于“863”计划相互衔接,构成我国科技工作的第二个战略层次,为我国高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至今,许多项目已获得丰硕成果,一些重要领域的高科技研究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航天、生物等领域。科技的日益发达,国力的日益强盛,使中国以一副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全世界的面前,这所有的成果都归于两个字——创新。在这种创新形势下,我们不能有丝毫怡慢,因为我们还要改善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还要应对经济贸易中的摩擦,还要应对美国导弹的“C”形包围,还要还人类一片蓝色的天空……要想有更多的创新成果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是当今形势的需要。二、在青少年时期开展科技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一个中学生能否有创新思维,首先要看他有无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愿望和创新动机。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和过程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情绪。作为一种主观情调,它来自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科学创新的动机往往出自对自然和社会的强烈好奇与渴望,例如我国的“火箭之父”钱学森,核能先驱钱三强,邓稼先等,外国《资本论》作者马克思、恩格斯,相对论发现者爱因斯坦,世界发明家爱迪生,从他们这些人的身上不难看出,一生中对社会、自然奥秘探索具有浓厚地兴趣与渴望,而且个个胸怀博大,时刻准备着为真理献身。因此,强烈的好奇心是发明人必须具备的非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而青少年正值人生中好奇心最强的阶段,是最可宝贵的。强烈的好奇心是许多青少年对创新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青少年把奇异、奇特的构思溶进了他们的作品设计中,使这些作品给人以惊异、特殊、异常的感觉。我校早在1991年,将初二、初三年级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为主要内容的“三小”科技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科学,联系生活,学习和生产实际,从中找出“不便”或“为什么”作为课题,定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讨论研究,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例如小发明“多功能瓶刷”、“方便水桶”、“防盗钱夹”,小论文“树干为什么是圆的”,小实验“试管架”,“升华与凝华”,“光反射器”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作品。这些作品的出色完成正是青少年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在此阶段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作用非同小可。如同日本科学家、儿童教育家井深大曾将人脑的头三年同电脑的组装作比较,他认为人生头三年是大脑的组装配线工作,开始时脑细胞呈自然状态,不能发挥作用,从大脑的显微镜照片上可以看出,婴儿出生以后随着时间推移和智力的发展,逐渐出现连接着细胞与细胞之间像桥梁一样的突触,只有众多细胞相互连接起来,才能处理外界信息。正如电脑的晶体管一样,每个单独的晶体管没有任何作用,只有把它们用配线连接起来,才能发挥电脑的机能,这些脑细胞的连接迅速形成时期,正好是0-3岁这一时期,而且配线工作的70%-80%都是在三岁之前完成的,所以是286还是586就在三岁之前已经决定了,可见0-3岁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佳时期。从这个意义来说,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科技教育是培养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临界期”。三、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科技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力关于一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曾众说纷纭,如“创造思维是一种天赋,老早就写在了DNA上”,并以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为例,他一辈子发明专利数千项,这绝对不是因为他是教授的结果,他一生读书并不多;类似的还有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也没有上几年学,可他在图书室做装订书籍的学徒时,工余苦读,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创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