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docx / 文档详情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8万字
约49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docx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

第一篇: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的听课不仅停留在一般听的层次上,还应学会分析所听的课并给予正确有意义的评价。听课、评课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经过以及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积极探索,主动参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二)有效互动,合作学习。新课程教学非常关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流活动,而这种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基础之上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与布置的作业大多数是回忆、描述事实、教学的判断和教学程序性的,或一味纯模仿性的,那么这样的问题与作业很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以及讨论话题,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第二、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完成问题回答后,教师应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或修正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行为介入,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建构知识。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三)鼓励创新,体验成功。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不断发展。(四)尊重差异,促进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潜在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五)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山东省教育学院周卫勇教授曾就好课的标准提出三点意见:(1)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2)学生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这节课的内容。(3)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接受。其中提到好课能让学生在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在思考回味,这一点的形成,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科学的提问与引导有很大关系。课堂教学要提高思维层次,必须从提高问题的“含金量”入手。一个好的教师,一堂课,若能提供或引发学生提出一系列哪怕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其价值绝不低于教学内容本身,这样的课可以大胆的说是好课。(六)学习反思,总结提高。教师通过反思,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建构;学生通过反思,能够提高自己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自己要善于反思,也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所选择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这些知识(或问题)之间有何联系?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人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这也从侧面说明任何人都要会反思以及反思的重要。二、怎样听课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听课应做到:(一)听课前作好充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