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浅谈翻译与创作(5篇).docx / 文档详情
浅谈翻译与创作(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8.3千字
约14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翻译与创作(5篇).docx

浅谈翻译与创作(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翻译与创作(5篇)

第一篇:浅谈翻译与创作浅谈翻译与创作摘要:古今中外的翻译界都曾论及翻译与创作的关系问题。流行的观念总以为所谓翻译也者,不过是逐字逐词地换成另一种文字,就像解电文的密码一般。这样说,实在是低估了翻译的作用。林纾不懂外文,却能译出163种外国小说,且有些比原著还要好。这让人看到了翻译的鬼斧神工。关键词:翻译;创作;低估翻译;西方文学Abstract:Atalltimesandinalllands,thefieldoftranslationhaddebatedtheissue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nslationandcreation.Itisaprevalentnotionthatso-calledtranslationisnomorethanatransmissiontoanotherlanguagewordbyword,justlikedecodethecodeoftelegraphtext.Thevalueoftranslationisstrictlyunderrated.Notknowinganyforeignlanguage,LinShuamazinglyput163novelsintoChinese.Moreover,someofthemevendidbetterthantheoriginals.Thatshowsustheuncannyworkmanshipoftranslation.Keywords:translation;creation;underratetranslation;westernliterature余光中先生在谈到“翻译与创作”时认为,一般刊物译文的稿酬,往往低于创作;教育部审查大学教师的学力,只接受论著,不认同翻译;一般文艺性质的奖金和荣誉,也很少为翻译家而设。这些现象说明了今日的文坛和学界如何低估翻译。„„流行的观念以为所谓翻译也者,不过是逐字逐词地换成另一种文字,就像解电文的密码一般;要不然就像演算代数一般,用文字去代表数字就行了。如果翻译真像那么科学化,则一部详尽的外文字典就可以取代一位翻译家了,带上无线宽带点点金山词霸就可以走遍欧美了。显然,事实不是这样的。余光中先生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直译,甚至硬译、死译,充其量只能成为剥制的标本:一根羽毛不少,可惜是一只死鸟,徒有形貌,没有飞翔。诗人齐阿地认为,从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的翻译,很像从一种乐器到另一种乐器的变调(transposition):四弦的提琴虽然拉不出88键大钢琴的声音,但那种旋律的精神多少可以传递过来。真有灵感的译文,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般令人觉得是一种“再创造”。首先,翻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一个作家把他的经验他的感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等于是把他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可以看作是一种“不拘的翻译”或“自我的翻译”。读者欣赏那片作品的话,过程就恰恰相反,是将文字“翻译”回去,还原成经验。但这样的“翻译”和译者所做的翻译颇不相同。译者在翻译时,也要将一种经验变成文字,但那种经验已经有人转化成文字,而文字化了的经验已经具有清晰的面貌和确定的涵义,不容译者擅加变更。译者的创造性之所以有限,是因为一方面他要将那种精神的经验“传真”过来,另一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还要保留那种经验赖以表现原文。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异,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作过程,把握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表现出来。再者,翻译是创作的“奶娘”。在近代翻译文学中,“林译小说”是一个专有名词,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作为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而能译出163种外国小说;其译文又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林译小说”不仅向中国人民输入了新思想、新礼俗和新的文学观念,而且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西译文学在形式、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卓绝之处,大大地开拓了中国作家的艺术视野。比如我国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就是在《巴黎茶花女遗事》译入之后,开始在中国长篇小说(如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和林纾的《剑腥录》)中被打破。这几部长篇已不用回目,而改成若干章,也去掉了“话说”、“且说”、“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俗套。现代小说家张恨水,就是通过“林译小说”看到了外国小说的长处:“在这些译品上我知道了许多的描写手法,尤其是心理方面,这是中国小说所寡有的”。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郑振铎非常注重通过翻译外国文学来建设中国的新文学。在他为文学研究会、《文学旬刊》等起草的宣言中就一再强调翻译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主动地介绍世界文学名著,包括俄国、北欧诸国、法国、德国、日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翻译与创作(5篇)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