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渗透德育教案 第一篇:渗透德育教案对数学德育渗透的体会摘要: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德育渗透,教师要合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把握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数学教学不仅是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数学教师不但应加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认识,而且应当努力发掘德育素材,做到寓德于教,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几年来,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力求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挖掘德育因素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于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解决之中。现行教材编排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很多对学生渗透德育的素材,如教材中的彩图、章头图、注释、课题学习等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等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学好数学学科的责任感。(一)利用教材中的彩图、章头图、读一读等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数学的发源地之一。老师首先必须积累和掌握一定的数学发展史实。比如,针对初一学生对数学比较喜欢,但不稳定这一特点,在开学第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自己小学了解的数学名人谈起,感受数学的辉煌历史,既而让学生打开课本看彩图,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故事,诸如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九章算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公元一世纪所著,其中记载着负数的概念,而欧洲人到15世纪才承认负数。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在学习几何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在几何学上的成就,如《周髀算径》、《墨径》等。每一章的章头图以及有关“读一读”的内容也有这方面的功效。如结合第一章章头图中呈现出的高耸的楼房、奔驰的列车、飞行的飞机,“读一读”中谈储蓄的利息等,可适时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和所取得的成就。教师要切实转变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的旧思想、旧观念,而忽视表面上看似与所学知识无关,实则有很大关系的插图、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的教学。然而对这些栏目内容的导读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忱。(二)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科学世界观数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质量互变等观点。但由于这些思想都蕴藏在教材内容中,具有内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课标”意图,深入分析教材,努力挖掘德育因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起始课、入门课及新课的教学中,应揭示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在学习负数时,就可从社会发展历史出发,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入:原始社会人们以打猎为生,由于对猎物的计数和分配而产生了自然数,后来人们发现自然数不能解决“一个物体多人分”等类问题,于是产生了分数,随着生活的需要(如收入与支出、温度计的零上和零下温度)又产生了负数。这样,学生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些事实在小学成立,但在初中阶段不能成立,如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这样说在小学段是对的;2—5这道题则不能做。升入初中后,这些事实不再成立。还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等都体现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圆周长、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函数与图象的关系等又体现出事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三)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既真又美的科学,它具有简洁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把数学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诱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首先情操。例如在讲黄金数0.618时,可给学生讲述:生理学家认为,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受到最舒服;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长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音乐家发现,二胡演奏中的“千金”分弦的比为0.618:1时,奏出的音调最悦耳;教师在讲台上、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分别是教育、舞台宽度的0.618处;矩形门框宽与长的比为0.618:1时最得体。再如,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之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等。(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初中生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好奇心强,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有目的地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乐趣。如在教学一元一次议程时,我曾设计如下问题:同学们,现在大家心里随便想一个数,把这个数减去2,再除以3,然后加上5,把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会马上猜到
小沛****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黄金题型).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预热题).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重点).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达标题).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轻巧夺冠).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能力提升).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试直接用).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点精练).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点梳理).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点提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