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第一篇: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方案一、授牌时间: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上午9时整二、授牌地点: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三、参加人员:1.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领导:叶院长、方处长、陈迪妹教授2.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1)总校领导:执行校长项加方吴士良副校长吴士强书记王浩主任(2)高中分校、初中分校领导、教师代表:林永德叶盛富徐宝峰孙双武叶德权及初中、高中教师代表各二人四、仪式准备:1.横幅:温州大学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校办)2.匾牌准备,上扎彩绸(朱中华)五、仪式程序仪式由总校执行校长项加方主持1.宣布授牌仪式开始,介绍到会的来宾、学校相关人员2.项加方校长致欢迎辞3.温州大学叶院长致辞4.请叶院长授牌,项校长接牌5.宣布授牌仪式结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1年2月22日第二篇: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管理规程中山大学化学专业于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十多年来,化学基地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化学基地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化学基地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培养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2011年我院申请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设立的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并获得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本项目400万元,执行期为四年(项目号:J1103305,2012-2015)。为了加强上述项目的执行和过程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程。一、申请对象化学学院各年级本科生。二、研究经费(1)本项目通过设立子项目课题的形式,资助学生参与各子项目课题研究,每个子课题的资助总额度为4万元。(2)项目的指导教师队伍以所立子课题组成员为主。考虑到学院的发展和人员变动情况,可以拨出一部分机动经费用于资助少数非子课题组成员的优秀项目。三、项目管理为了使本科生科研训练得到可持续发展,确保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连续性,成立“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工作管理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包括:1、日常管理“小组”负责本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学生选拔、申请审批、子项目检查、学生研究工作汇报、项目总结与学术交流等。指导教师和受助学生发表与受助课题研究内容有关的论文、参加学术活动等,应标注本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号:J1103305)。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关规定。2、教师工作会议学院于每学期末召开各子项目负责教师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训练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指导不力、疏于管理的教师提出批评,对1认真、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3、举办“大学生化学论坛”每学末,学院组织举办“中山大学大学生化学论坛”,参加各子项目的学生在论坛上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学院拟对其中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予以奖励。4、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小组”负责审批学生提出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的申请,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四、申请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愿提出申请。每位申请人需在了解“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关于申请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的通知”的基础上,认真阅读各子项目的研究内容摘要和意义、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管理规程,联系各子项目负责教师,然后,如实填写“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申请表”并按时提交给学院本项目管理“小组”。五、学生选拔学院每学在适当时间向学生公布本项目各子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小组”和子项目负责教师共同研究,择优接受本科生进入各子项目课题组。1、选拔学生的原则学生对科学研究抱有浓厚兴趣,选拔出真正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型学生”。2、选拔学生的程序首先,各子项目负责人审阅学生提交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申请表”,确定参加面试的学生名单;然后,由各子项目负责人对学生进行面试,确定录取的学生名单报“小组”审批;“小组”公布批准参加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的学生名单;最后,被批准参加本项目的学生需与“小组”签定“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科研训练)责任书”,以此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项目管理。六、教师指导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本项目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具体的科研训练方式如下:1、采取全程导师制,各子项目负责教师每学年接

一吃****天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