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烟草育种学课程论文 第一篇:烟草育种学课程论文烟草育种学课程论文我国烟草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思考我国烟草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思考摘要:烟草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加强烟草品种育种工作,对于促进烟草生产发展和提高烟叶加工品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资料介绍了我国烟草育种工作的现状、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烟草育种工作的发展策略,对烟草的育种工作用起到更好的理论指导。关键词:烟草育种、现状、问题、发展策略引言: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烟叶质量的内因,是整个烟草行业科技进步的龙头。加强烟草育种研究工作对于促进烟草生产发展和提高烟叶加工品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烟草育种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很多很大的成就,各种抗病、抗逆烟草品种的制成、生物技术与烟草育种的结合使我国的烟草育种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的烟草育种工作仍存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种质资源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地方特色品种少、优质高香气品种匮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特色烟叶的开发和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加强烟草育种基础研究,选育一批突破性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烟草新品种,以更好地适应中式卷烟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已成为未来我国烟草育种研究工作的重点和当务之急。1.我国烟草育种的现状1.1我国目前的烟叶生产状况我国烟叶生产广泛分布在全国23个省500多个县,每年有300多万个种植户,涉及农村人口超过1500万,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100万hm2左右[1]。我国烟叶布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北烟南移”现象,黄淮烟区(豫、鲁、皖)种烟面积日趋减少,而西南烟区的云南、贵州逐渐成为产烟大省。目前,我国主要产烟区“烟叶营养不良、发育不全、采收不熟、烘烤不当”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烟叶生产区域得到调整,并逐步向最适宜区转移。此外,通过包衣种子、漂浮育种、双层施肥、三段式烘烤技术的应用,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使得我国烟叶在品质和等级结构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和优化。但是,我国烟叶水平与世界优质烟叶生产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2品种资源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烟草育种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了适应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卷烟工业的发展,选用了一些高产的地方品种,如河南的‘千斤黄’、‘乔庄多叶’,山东的‘金星6007’、‘山东多叶’,云南的‘寸金’、‘58-1’。这些高产品种品质一般,加上栽培技术不到位,故烟叶品质不好,加工出来的卷烟质量相应较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卷烟工业对烟叶质量有了一定要求,我国烟草品种的育种工作趁势初步开展。对烟草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加强了烟草适产、优质品种的选育。截止2008年,我国收集编目的烟草种质资源数有4316份。其中,国内3597份,国外引进719份。按类型分:烤烟1601份,晒烟2061份,白肋烟140份,雪茄53份,黄花烟341份,另附野生种35份[2]。选育了一大批优质抗病烟草新品种近年来,全国烟草育种工作坚持“四为主、四为辅”的原则,通过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等技术,相继育成或引进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云烟87、中烟100、龙911、RG17等一批优质抗病烤烟新品种,在烟草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3]。完成了种质资源的烟草黑胫病等抗性鉴定6000多份,筛选出抗病种质400多份;烟草普通花叶病和黄瓜花叶病的抗性鉴定2000多份,筛选出抗病种质100多份;烟草害虫的抗性鉴定700多份,并筛选出一批抗蚜虫的烟草种质[4]。1.3品种利用现状我国的育种工作者在从国外引进大量的优质烟草品种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国内的育种工作。其中从国外引进的烟草品种k326、NC89等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占我国烟草种植面积的大部分,新培育的烟草品种云烟85、云烟87、中烟100等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烟叶公司的统计,1997年国内自育品种占烤烟种植面积的21%左右,1999年占26.11%,2001年占43.81%,2002年占55.36%,2003年占56.06%,2004年占58.52%,2005年占65.19%,自育品种种植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5,6]。白肋烟品种的选育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鄂烟1号等6个白肋烟品种已通过全国审定,并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白肋烟种植品种单一的问题。2.我国烟草育种存在的问题2.1烟草育种基础理论薄弱,自育品种数量较少长期以来,育种单位只追求出品种或注重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忽视了基础研究,具体表现在:一是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对一些重要性状(如抗病性、品质等)遗传规律的研究鉴定尚不够全面和系统。二是对新品种选育的理论和技术缺乏深入的探讨。缺乏具有突破性的材料,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在烟草的基因

瀚玥****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