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保管理制度 第一篇:环保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XX有限公司2017年X月环保管理制度为了实现公司环境保护管理,确保公司污染源全面达标,加强排污处理设施的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特建立公司环保管理制度。一、车间生产操作管理规定1.车间用水必须进行考核,实现节水目标。杜绝“跑冒滴漏”。2.车间设施地面干化生产,地面应采用扫或拖清洁。禁止野蛮冲洗地面,造成污水的增量。3.清洗滤袋、设备必须在指定地点清洗,清洗水经污水收集池收集,进入污水站处理后达标排放。4.生产过程中的固废物必须移交污水站统一地点存放,并交有资质单位处理。5.生产车间残液废水不得进入雨水沟,确保雨水沟干水状态。6.生产车间对散落的物料必须用容器收集,不得用水冲。7.违反以上规定者,发现一次,扣发当月绩效奖20%,发现二次,扣发绩效奖50%。二、原辅材料入库处置规定1.原辅材料有仓库管理员俺货物凭证核对,检查包装是否受潮、破损。确认数量准确、包装完好后,才能办理入库。2.原辅材料应设有编号,仓库按物料名称统一按指定库区存放。3.原辅材料要求设置待验区。待验区有明显标志。4.仓库环境保持通风干燥,每天记录温湿度,控制温度在0-30℃之间。5.原辅材料堆放要离墙离地,货行间必须保留一定距离,以能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6.原辅料按照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存放,在保管和存放的整个过程中,防止污染和混杂。7.原辅料渗漏采用扫、拖,严禁用水冲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8.原辅料严禁暴晒,露天堆放,生产车间回库的残液溶剂,必须按照规定入库。再集中送有资质单位处理。三、废水、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规定1.水、废气处理工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2.设施处理全体人员必须对废水、废气达标排放负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3.操作人员如是认真的做好运行记录,认真交接班。4.操作人员认真做好处理设施的设备保养工作,做到班前班后检查、有一场立即排除。5.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操作程序,并及时管观察各级工艺的处理效果。6.操作人员玩忽职守和私自排放,经发现将进行经济处罚,清洁严重者开除出厂。四、职工安全、环保培训规定1.公司安全、环保培训分为普及教育和深化教育两个阶段。2.普及教育的对象为公司全体员工,培训内容为:⑴安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⑵岗位操作⑶异常情况处理。3.深化教育的对象为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处理设施操作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掌握安全环保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4.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普及教育,并进行考核。5.公司新进员工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环保教育,经考核合格,才可上岗。6.生产操作人员每月至少集中培训一次。7.处理设施人员定期送安全、环保部门组织的学习,取证。固体废物管理制度1目的为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科学地分类、收集、贮存、处理,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固体废弃物收集、贮存和处理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各部门和办公区、生产的危险废弃物管理工作。3.2各部门负责一切生产活动产生的一般废物的处置管理工作。4工作程序4.1废弃物分类产生的废弃物分为两大类:危险废物和普通废物;普通废物又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废物。4.2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处理4.2.1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设置收集容器,进行回收。4.2.2各部门均须设置危险废物的存放点和收集容器,并按照危险废物的类型分别以不同的标识,以利于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4.2.3危险废物收集容器的配备要考虑危险废物特性与盛装容器的化学相容性4.2.4安全环保部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处置。4.2.5化验室、试验室产生的废化学试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严禁随意排放。4.3普通废物的收集和处理各生产车间设置固定的普通废物存放点。不可回收废物可直接投入市政指定垃圾场;可回收废物由安全环保部联系单位进行回收,并保留相关记录资料。4.4废物的管理4.4.1产生的废物特别是危险固体废物存放点应设有防雨、防泄漏、防飞扬等防护设施。4.4.2对危险废物收集容器进行标识。4.3.3办公楼区应配备固废回收装置,按规定对废电池等办公垃圾进行回收处理。4.3.4公司通过更改工艺、制定规章制度以尽量减少各类废弃物的产生量,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噪声排放管理制度1目的本制度规定了噪声排放的监测、控制和防护要求,以控制噪声污染,防止和改善噪声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2范围适用于本厂内产生的各类噪声的控制。3引用文件3.1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3.2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定方法》3.3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4《信息交流、协

甲申****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