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docx / 文档详情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3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docx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

第一篇: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小结名词解释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2.革兰氏染色:微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染色方法,主要根据细菌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物理特性(脱色能力)的不同,决定最终染色反应的不同的染色法。3.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4.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5.裂殖: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6.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尤其在其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彷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7.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内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8.病毒: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太两种状态存在。9.噬菌体:感染原核生物的病毒。10.异养微生物: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11.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碳源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12.生长因子: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13.营养类型:指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的不同而划分的微生物类型。14.单纯扩散: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15.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须借助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16.主动运送:指一类须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运送方式。17.基因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18.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19.水活度(aw):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气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表示能被微生物利用的实际含水量。20.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21.富营养化: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22.富营养水体:指富含有机物的水体,该类水体中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数量较大。23.自净容量:水体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同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24.BIP指数:BIP=(无叶绿素的微生物数量)/(全部微生物数量)≈H/(P+H)×100%25.活性污泥法:是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人工曝气充氧条件下对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混合连续培养,使之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在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作用,去除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的处理方法26.生物膜法:使指废水流过生长在固定支撑物表面的生物膜,并通过生物氧化和各相之间的物质交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27.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厌氧条件或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28.MPN细菌计数法:(最大可能数法)是一种应用概率理论来估算细菌浓度的方法。它利用微生物在平行样本中培养所表现出生理生化现象的差异(数字表现),通过标准数值表的查对,估算细菌浓度。29.指示微生物:常规环境监测中,用以指示环境样品污染性质与程度,并评价环境卫生状况的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认识和掌握1.裂殖的方式: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2.G+和G-细菌细胞壁的差异(结构和成分):3.四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菌落特征: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湿、小突或平坦、透明有异味;酵母菌:较湿、大突、稍透明有醇香味;菌丝状微生物放线菌:干躁、小而密、不透明有腥味;霉菌:干躁、大而疏、不透明有霉味。4.病毒的形态及代表:病毒的基本形态为三种:杆状(烟草病毒)、球状(腺病毒)和这两种形态结合的复合型(噬菌体)。病毒粒子通常形成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前二种接合)。5.微生物对生长因子需求的分类: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6.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举例:光能无机营养型(蓝细菌);光能有机营养型(紫色无硫细菌);化能无机营养型(硝化细菌);化能有机营养型(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7.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基团移位、膜泡运输8.培养基种类:按成分(天然、组合、半组合);按物理状态(液体、固体、半固体、脱水);按功能(选择性、鉴别性)。9.微生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总结(修改)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