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主任工作计划初一年级(合集7篇) 篇1: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一、班级现状分析(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班级成绩、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本班学生在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上学期期中和期末两次大考中,均取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总体来说学生思想较为成熟,班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主动,要求上进,班级学习氛围较浓,班中学生你追我赶,竞争意识强。但是班中还有小部分同学,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用心性和主动性都不够,需要家长和老师严格监督。极个别同学脾气暴躁,思想古怪,往往会扰乱班级纪律,给其他同学造成不良影响。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以“心”文化为主题,用心开展各项活动,有必须的特色,但主动发展还不够。二、本学期班级目标:1、抓常规,强化学生自主管理。2、创特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3、抓成绩,创造和谐学习氛围。三、主要措施:一、抓常规,强化学生自主管理。1、以“开学八好达标竞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学习各项常规和守则,加强常规管理。2、完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在继续执行值日班长制度的同时,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竟聘上岗,协助并监督管理好班级常规。3、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在每月评选星级学生的基础上,增设星级小组,赏罚分明。4、增设小岗位和合作性组织,将班级各项事务具体分配到个人,真正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二、创特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1、围绕每月主题,精心设计黑板报和布置文化墙,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学校各项活动。2、围绕当月主题开展班会,班会要务实,不流于形式,至少推出一节精品班会对全校进行公开展示。3、将大主题细化到小习惯,根据当月主题,结合班级的“好习惯”角,每周推出一条好习惯,日积月累。4、班级文化建设采取小组承包制度,由专人拍摄照片,写报道,上传到班级搏客上,做公开展示。三、抓成绩,创造和谐学习氛围。1、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带头,班主任协调配合,各门功课均衡发展。2、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提优和后进生转化工作。3、学生之间自由结对,互帮互助,共同成长。4、及时与家长联系,家校合力,四、具体安排:2月:开展开学“八好达标竞赛”,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完善班级制度和班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寒假活动展开评比和展示。3月:宣传“生命教育”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开展活动。4月:设立“读书角”,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小报公开展示,结合班级文化墙进行布置。5月:鼓励学生以各种方法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6月:强化学风,期末动员,为建立礼貌班级作准备。五、班级主题班会公开展示时间:时间:四月资料:读书节形式:班会六、班级主动发展:1、在继续执行值日班长制度的同时,增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竟聘上岗,协助并监督管理好班级常规。2、无论是班级建设还是常规管理,无论是学校还是班级活动,都以小组为团队参加,增强学生的群众观念和竞争意识。3、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同学互帮互助,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篇2: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它是激发自己努力工作的内驱力。德育工作搞不上不去,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等都必然上不去。甚至很多地方还会出现安全隐患,德育作用于集体、集体又作用于德育,决不是“单打一”,而应是“合打一”。这样想,这样做,才能取得德育的效应。同时,班主任不应充当班集体的“保姆”,而应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这样班主任应当力争是学生的朋友,同时是各科任老师德育的伙伴,学校领导的参谋。针对本班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一、班上基本情况七年级11班是新入学的新生,全班有男生33人,女生20人,共53人。来自不同的小学。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浮动较大,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也不一样。二、工作目标1.形成全班团结一致,具有凝聚力的班级体,遵守学校规章制度。2.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风。3.做好新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4、争取期末被评为先进班级体。三、主要工作1、建立班委会学期初要尽快组织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组建一支工作能力强、热爱集体的新一届班委会,并明确班委会成员的具体分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实行值日班干部负责制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为本学期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2、思想教育由于七年级学生是新生,各方面还不熟悉,所以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深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用身边事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利用班会、校会将行为规范训练落到实处.在班中“设岗位,定专人”,加强行为规范的检查和监督。在学期初,结合学校的安排,整顿班风学风,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期中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婀娜****aj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