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级读书会《爱心树》教学设计 第一篇:班级读书会《爱心树》教学设计《爱心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互动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3.在故事中品味成长、体会母爱。重点难点:1.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爱心树》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由图画书爱上阅读。2.通过讨论,发现《爱心树》带给我们的启示,并从中领悟母爱的无私。教学准备:《爱心树》绘本20本,ppt,用卡纸制作一棵苹果树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读封面1、孩子们,你们一定认识许多树吧,你知道吗?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请看。出示封面。2、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说一句完整的话:一个小朋友在大树下伸出双手接苹果)(二)读作者1、其实这是一本书的封面,这本书就叫做《爱心树》。是一本绘本,它的作者是谢尔·希尔弗斯坦。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绘本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近2亿册。有人说:“有童书的地方,就有谢尔的书。”,谢尔是属于我们小朋友的大作家。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他的作品《爱心树》,准备好了吗?二、阅读第一部分(一)看第1、2页,启发想象1、“从前有一棵大树……”咦,好简单,树都没有画完整,话也没有说完,颜色还是黑白的。这样的书怎么读,就需要我们小朋友用聪明的小脑袋尽情想象了。【板书:想象。】2、师:请你用想象把图片补充完整:这会是怎样一棵树呢?“这是一棵的树。”(绿色的、粗壮的、高大的、茂盛的、硕果累累的……)师:因为你们的想象,老师看到了一个枝繁叶茂的大树。贴上制作好的苹果树。(二)看第3、4页,继续联想1、(不出示字)这棵树的树枝怎么样了?这棵树弯下了腰(真会观察)——枝叶不再伸向天空,好像张开了手臂。2、师轻声念(点击):大树之所以弯下了腰,是因为“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你看到小男孩了吗?(露出一只小脚)3、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板书:观察】这也是读绘本的好办法。(三)体会大树对男孩的爱,理解男孩对大树的爱1、小男孩一边跑还一边和大树打招呼,看来他们是老朋友了。那他会来这里玩些什么呢?猜猜看。2、学生尽情猜想。3、猜得对不对呢?请你自己翻开书本读一读书本的第4—10页,找找男孩和大树都玩了哪些游戏?4、你觉得他们哪个游戏特别好玩?(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展示,不分先后)(1)采集树叶师:采集的树叶会用来干吗呢?(做帖画,观察,标本)看大树为了让男孩儿采集更多的树叶,抖动着身子,树叶像蝴蝶一样飘了下来。师读:原来男士是“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观察他的表情。谁能来说说?(头抬得高高的,鼻子也翘得很高,很神气,很自豪,很威武)能用成语来形容一下吗?(神气十足,得意洋洋)瞧他昂首挺胸,把手插到裤兜里,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2)爬树师读:他也常常爬上树干。(谁猜对了,你真了不起。)看他的小脚丫子,真想给他挠挠痒呢。(3)荡秋千师(不出示字):谁猜对了,(出示)在树枝上荡秋千。(4)吃苹果师(不出示字):这是在干什么呢?(出示)吃树上结的苹果。好吃吗?你怎么知道?——只剩下苹果核(5)捉迷藏师:同大树捉迷藏。他藏到哪儿去了?——瞧他把身子团得紧紧的,使自己变小。藏得这么隐蔽,大树找到他了吗?(找到了)从哪里看出大树已经发现小男孩了?(6)睡觉师:玩累了,小男孩就在树阴里睡觉。为了让男孩睡得更香甜,大树是如何去照顾他的?●树干歪向一边,撑开枝叶像一把伞,不让男孩儿被太阳晒到。●大树的树叶沙沙沙,给男孩唱起摇篮曲。●大树抖动身体,为男孩送来徐徐清风。5、师:男孩静静地躺在大树的怀里,就像躺在妈妈的怀里,舒服地睡着了。6、师:大树伸出枝条紧紧地抱着男孩。男孩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7、小结:因为有了男孩的陪伴,大树觉得每天都非常地快活。有了大树的陪伴,男孩觉得每天都很快乐。多希望他们会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啊!三、学习后半部分故事(一)学生自读绘本,提炼内容1、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图画出示:发生些变化„„你看到什么变化了?(两双脚)2、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感受到大树的孤独和寂寞了吗?(双手交叉着,垂了下来„„)(他的枝条交叉着,好象是他紧锁的眉头,象他那颗孤寂的心,好象在说:__________________)孩子和大树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往下看【Flash播放后半个故事,并配乐朗读】3、老师看到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很沉重,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眼睛里泛着泪光,都深深地沉醉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了,接下来老师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并且思考,孩子回来了几次,他是回来找大树做什么的?学生提炼回答(1)第一次回来:孩子要钱,树给苹果——孩子有钱了(2)第二次回来:孩子要房,树给树枝——孩子有房了(3)第三次回来:孩子

论文****酱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